十一月的北京,寒风开始肆虐。方青云站在办公室窗前,看著窗外飘落的枯叶,呼出的白气在玻璃上凝结成霜。桌上的檯灯亮著,照著一摞厚厚的文件——《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徵求意见稿)》。
“方秘书,这是第三稿了。“秘书处的小张轻轻放下文件,眼睛下面掛著两个明显的黑眼圈,“按照您上次提的意见,我们已经修改了经济建设和阶级斗爭关係的表述。“
方青云点点头,翻开文件。这已经是本周他审阅的第七份重要文件了,每一份都可能影响国家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他揉了揉太阳穴,拿起红笔开始逐字逐句地审阅。
“......必须把全党工作的著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红笔在这里顿了顿。方青云想起前世歷史书上对这一转折点的记载,慎重地在一旁批註:“建议增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明確表述,与后续改革开放措施形成逻辑闭环。“
翻到下一页,关於真理標准问题的论述引起了他的注意。原文写道:“要正確认识和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係。“方青云思考片刻,在旁边写道:“建议引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標准'的提法,与近期理论界討论相呼应。“
墙上的掛钟指向凌晨一点,办公室外早已寂静无声。方青云倒了杯浓茶,继续埋头工作。当审阅到对外开放部分时,他特意在“试点设立经济特区“后面加了一段关於立法保障外商投资的建议。
“咚咚咚。“轻微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路。
“进来。“
老政委的警卫员小王推门而入:“方秘书,首长问您要不要吃宵夜?食堂准备了餛飩。“
方青云这才发现已经凌晨三点了:“首长还没休息?“
“没有,在看您下午送去的文件。“小王压低声音,“抽了快半包烟了,张大夫气得在医务室跳脚。“
方青云苦笑著摇摇头,拿起刚批註好的文件:“我这就过去。“
老政委的办公室烟雾繚绕,桌上的菸灰缸里堆满了菸头。老人正戴著老镜,聚精会神地阅读文件,听到开门声才抬起头。
“小方啊,改完了?“
方青云將文件放在桌上:“刚批註完,您看看这样修改是否合適。“
老政委直接翻到方青云批註的部分,仔细阅读起来。房间里只有翻页的沙沙声和掛钟的滴答声。方青云站在一旁,注意到老人鬢角的白髮又多了些。
“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提法很好。“老政委突然开口,“旗帜鲜明,不会產生歧义。“他指了指另一处批註,“不过这个真理標准的表述外界是什么反应?“
方青云谨慎地回答:“首长,近期理论界已经在广泛討论这个问题,对这个提法,外界的接受程度很高。“
老政委沉思片刻,突然问道:“你在国外工作时,看到的经济发展最快的是哪些国家?“
“日本、西德,还有亚洲四小龙。“方青云回答。
老政委点点头,拿起钢笔在文件上签了字:“就按你改的来。明天...不,今天上午你亲自把文件送给陈老、华老、徐老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