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里,方青云几乎以办公室为家。秘书处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打字机的嗒嗒声和复印机的嗡鸣声不绝於耳。厚厚的访m资料被分门別类整理成十几个专题卷宗,从技术引进清单到m方企业合作意向,从经济特区设想到政策建议,每一份材料都凝聚著代表团的心血和思考。
“方秘,这是与m国企业会谈记录的整理稿,请您过目。“年轻的工作人员小张將一叠文件放在方青云桌上,眼睛里布满血丝。
方青云接过文件,关切地说:“辛苦了,快去休息吧。明天还要继续战斗。“
“没关係,“小张靦腆地笑笑,“能参与这么重要的工作,再累也值得。“
每天下午,方青云都要带著整理好的材料向老政委匯报。老政委总是仔细聆听,不时提出修改意见。
“这部分关於m国农业机械化的內容要再突出一些,“老政委在一次匯报中指出,“中国有八亿农民,农业现代化是重中之重。“
另一次,老政委特別嘱咐:“与m国企业达成的合作意向要单独整理成册,这些都是后续谈判的重要基础。“
在一次次修改完善中,匯报材料越来越充实,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特区不仅要吸引外资,更要成为改革的试验田,“老政委强调,“要大胆地想,大胆地试,出了问题也不要怕,总结经验继续前进。“
经过近十天的紧张准备,局委会议终於召开。方青云作为工作人员列席会议,负责记录和提供相关资料。
会议气氛庄重而热烈。老政委首先匯报了访m情况和收穫,他用大量具体事例和数据,生动形象地介绍了m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值得借鑑的经验。
“我最大的感受是,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老政委的总结掷地有声,“我们必须抓住歷史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在討论经济特区选址时,各位领导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討论。
一位领导指著地图说:“广东毗邻港澳,是重要侨乡,有独特优势。特別是深圳,与香港一河之隔,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珠海也不错,“另一位领导补充道,“靠近澳门,可以辐射珠江西岸地区。“
关於福建的选址,有领导提出:“厦门是天然良港,歷史上就是重要通商口岸,而且面对台湾,具有特殊意义。“
“汕头也很重要,“老政委插话,“潮汕地区是著名侨乡,海外侨胞眾多,他们爱国爱乡,愿意为家乡建设出力。“
经过充分討论,会议最终选定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地方作为经济特区试点。选择这四个地方主要基於以下考虑:一是毗邻港澳台,便於吸引外资;二是侨乡优势,海外资源丰富;三是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
陈老在总结时强调:“特区建设要稳步推进,预计用半年时间做准备。这半年里,要重点研究特区的特殊政策和管理体制,包括税收优惠、外匯管理、土地使用等方面。“
会议决定成立经济特区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由老政委担任组长。方青云被任命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协调工作。
散会后,老政委特意留下方青云:“小方,接下来的任务很重啊。半年的时间很短,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
“请老政委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方青云坚定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