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禁中颁廩,紫闥疏財
满桂、马世龙经过朱由校的『圣恩教育』之后,带著满怀的激动与忠诚,离开了东暖阁。
“詔魏忠贤来问话!”
朱由校吩咐左右,魏朝得令,赶忙让传令太监去召魏忠贤。
而在等待的时间,朱由校也是没有浪费,他伸了伸懒腰,开始批阅奏章。
他拿起第一份奏章。
陕西三边总督李起元奏:《寧夏哮拜余部骚乱疏》
內容:西北蒙古部落趁明廷辽东用兵之机劫掠边境,请求增兵镇压。
朱由校看著內阁附带而上的解决建议,思索片刻,硃批道:
朕已览奏。哮拜余孽勾结北虏,扰我边陲,深为可恨!著该督(李起元)严饰各镇,相机剿抚,务俾根株尽绝。
其调兵事宜,会同兵部酌议,毋得轻动大眾,致糜餉粮。
仍諭诸將:有功者不吝升赏,怯战者必置重典。边事孔棘,卿其勉之!该部知道。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对於蒙古诸部,朱由校是要拉拢,然后一起对付建奴的。
但是.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些人也不可轻信。
將其打服了,再谈合作,这事情才会顺利。
紧接著,朱由校继续看第二封奏疏。
《为北虏察哈尔西迁寇边及遣使请盟事》!
这是孙承宗到了辽东之后不久,便上的奏疏,
朱由校眼睛一亮,当即看起其中的內容来:
臣兵部尚书孙承宗谨奏:
据宣大总督王国、蓟辽总督文球等连报:
察哈尔部酋林丹汗,自去岁吞併內喀尔喀诸部后,今率数万骑西迁至宣府、大同一带,屡犯边墙,杀掠军民,烧毁屯堡。其势猖獗,边烽日夜不绝。
近获降虏密告,林丹汗欲遣其心腹贵英恰为使,资书至京,声言“愿与天朝共剿建州”,乞赐市赏、火器相助。然察其言辞,实为借兵索赏,恐非诚心。
臣等议处:
边备宜严:请敕宣大、蓟辽诸镇增兵固守,勿墮虏计。
夷使当慎:若林丹汗使至,宜由礼部、兵部会审其书,勿轻许盟约。
离间为要:可密諭內喀尔喀残部(如巴林、扎鲁特),使疑察哈尔,以分其势。
伏乞圣裁!
朱由校看完奏疏,陷入沉思之中。
泰昌元年到天启元年是明朝、蒙古、后金三方博弈的关键两年。
此时,对於大明来说,辽东局势恶化,萨尔滸惨败后防御空虚,急需蒙古牵制后金。
对於后金来说,他们要攻占瀋阳、辽阳,试图拉拢蒙古孤立明朝。
而对於蒙古诸部来说,草原分裂加剧,林丹汗试图统一漠南,但內部分裂使其难以形成合力。
若能够利用蒙古诸部,来对付建州,这確实是一个省力省心的办法。
然而.
林丹汗此人颇有野心,给了岁赐,不一定会真的帮助大明。
肉包子打狗,是真的可能一去不回的。
加之.
蒙古诸部之前被明军坑得够惨,像是李成梁在辽东之时,多次矇骗蒙古诸部,嘎他们人头领赏。
现在的蒙古诸部与大明的关係,就像黑暗森林法则一般。
谁先信了,谁就吃亏。
朱由校思索一番,还是没有写硃批,反而是让魏朝拿来御用笺纸,在上面写著对孙承宗的手詔:
皇帝救諭巡抚蓟辽、兵部尚书孙承宗:
朕惟九边安危,繫於北虏之向背。近闻林丹汗虽桀驁难驯,然与建虏势同水火,此天赐以夷制夷之机也。卿总督边务,洞悉虏情,今特諭卿密筹方略,相机行事:
一、助察哈尔以建虏。
增市赏以结其心:可於宣大、蓟镇岁赐之外,另拨盐茶、布帛,令其专力东向。
助械练兵:择火器匠人、战马,量予接济,然须暗遣心腹监之,防其反噬。
二、离间內喀尔喀余部。
巴林、扎鲁特诸酋,若尚有未降建虏者,许以爵位、互市,使与察哈尔併力。
慎遣使臣,毋令建虏侦知,致生变端,
三、严九边戒备。
宣大、蓟辽诸镇,宜增哨探、固边墙,防虏骑假道南犯。
卿老成持重,素谱边事,兹事体大,务须密之!可將施行条议、虏情虚实,具密本速奏,朕当与辅臣(內阁)面议。
特諭。
这个手詔不是正式的詔书,因此不需要加盖印章。
写完手詔之后,朱由校吹了吹,让其自然晾乾。
林丹汗是要拉拢的,蒙古诸部也是要拉拢的。
虽然说林丹汗对大明来说是不小的威胁,但朱由校作为后世人心里清楚,建州对大明的威胁更大!
后金的组织程度远超蒙古,蒙古即便是统一了,也是鬆散联盟。
想要重现蒙古帝国的荣光,几乎不可能,
而后金要是將蒙古诸部吞了,那辽东就难守了。
得让孙承宗去仔细调研,看看扶持林丹汗、分化蒙古诸部与建州的关係,此计有没有可信性!
放下第二封奏疏,朱由校继续看第三封奏章。
现在还能送到东暖阁的,多是司礼监、內阁两方之中有一方认为是重要的奏疏。
因此朱由校批阅的速度不快,
许多都不能直接拿主意,需要向阁臣、各部官员询问了之后,再定夺。
国事不是小事,他在上面的硃批,都可能影响一地的局势。
朱由校对批阅奏章之事,是十分重视,並且小心谨慎的。
终於,在批阅第四份奏疏的时候,魏忠贤到了。
“奴婢魏忠贤,恭请皇爷圣躬万安!!”
朱由校將笔毫放下,说道:“起来罢!”
“谢陛下。”
魏忠贤起身之后,静静的等待皇帝后面的话。
此番召见,是要他做什么事情呢?
“皇庄的事情,办得如何了?
提到皇庄,魏忠贤心中凛然,说道:“皇爷,皇庄之事还在调查之中。”
朱由校眉头紧皱。
“那要调查多久?”
朱由校冷眼看著面前的魏忠贤,问道:“一个月?还是两个月?”
扑通魏忠贤跪伏而下,说道:“皇爷,皇庄之事,奴婢必以最快的速度清查,一个月內,必定给皇爷一个满意的答覆!”
见到魏忠贤给出了一个期限,朱由校脸上的怒色才一点点收回去。
“听说,各大皇庄的掌店太监,都有走你的门路?”
魏忠贤额头细汗密布,当即说道:“奴婢...奴婢不敢!”
“是朕给你的钱不够了?”
魏忠贤磕头如捣蒜,砰砰直响,说道:“陛下圣恩之下,庄子、土地都赏了,奴婢阉人而已哪里需要什么钱。陛下给的钱財,够奴婢几辈子的了。”
见魏忠贤还算机灵,朱由校面色稍雾,说道:
“收受贿赂此事,朕绝不姑息,尔等若是立下功劳,朕也不吝嗇封赏。”
朱由校从龙案上拿出一本小册,扔到魏忠贤面前。
“朕知道你们这些无根之人的苦处,看看吧。”
魏忠贤方才被皇帝训斥了之后,心有戚戚,此刻拿起小册,翻开来看,眼中顿时露出震惊之色。
“陛下,这...”
他细长的眼睛猛地瞪大,浑浊的眼珠在眼眶里颤动,瞳孔收缩如针。
让他如此震惊的,是这小册中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