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缓缓起身,玄色龙袍在硝烟中猎猎作响:“此等利器,朕已命工部加紧铸造。来日若有不臣之心者.:”
话音微微一顿,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贵英恰,警告之意不言而喻。
“不妨试试这红夷大炮的滋味。”
炮阵演练完毕,校场上鸦雀无声。
只有尚未散尽的硝烟在空中扭曲盘旋,仿佛一条择人而噬的黑龙。
眾人皆静,魏朝率先伏地高呼:“陛下天威浩荡,大明四海臣服!”
群臣如梦初醒,纷纷跪拜:“陛下圣明!大明军威,震寰宇!”
朝鲜使者与贵英恰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忌惮。
这一刻,他们终於明白:
大明,仍是那个不可撼动的天朝上国!
日影西斜,春狩渐近尾声。
朱由校高踞御座,俯瞰猎场,
锦衣卫已將今日猎获尽数列於阶前一一麋鹿、黄羊、山兔、野雉堆积如山,尤以那匹被御箭贯心的白鹿最为醒目,雪色皮毛上那抹朱红格外刺目。
“传旨。”
朱由校轻叩鎏金扶手,声音不大却令全场肃静:“京营將士今日演武有功,著赏银十万两,赐御酒百坛。”
兵部左侍郎张经世闻言一震,这般厚赏,自万历朝以来实属罕见。
陛下虽敛財无度,却也捨得出来。
扑通京营將士轰然跪地,铁甲相击如雷:“谢陛下隆恩!”
收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他的每一次封赏,都会化作將士们的忠心。
而这个忠心,便是他改革的依仗,是他能够坐稳皇位的根基!
一个受到將土们拥戴的领袖,他几乎是无敌的。
“至於这些猎获..赐予今日射猎前三甲!”
朱由校指尖轻点,早有內侍捧来鎏金托盘,盛著御厨刚片好的鹿脯。
他亲自执刀割下最肥美的后腿肉,赐予今日射猎前三甲的武將。
祖大寿、戚金、黄德功接过御赐时,虎目含泪,这可比什么金银赏赐都珍贵。
“臣等谢陛下赐肉!”
赏赐完毕后,朱由校目光扫过满朝文武,意味深长地说道:“诸位爱卿想必都在疑惑,我大明火炮何以突现如此神威?”
此言一出,文官队列中顿时掀起一阵骚动。
几位鬚髮白的老臣交头接耳,宽大的袍袖遮掩不住他们惊疑的神情;年轻的翰林们更是面面相,眼中满是疑惑之色。
皇帝见状,朗声揭晓:“此等利器非天赐神授,实乃詹事府左赞善兼翰林院检討徐光启潜心研製之功!”
朱由校登基之初,便独具慧眼地召见了精通西学的徐光启(小开不算掛),命其联合广东匠人研製红夷大炮。
经过数月苦心铸造,终成十余门威力惊人的新式火炮,今日校场震四夷的雷霆之威,正是这番未雨绸繆的成果!
朱由校目光灼灼地望向文官队列中的徐光启,魏朝適时而出,朗声宣旨:“擢升徐光启为武库清吏司郎中,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总领京营火器改制事宜!”
徐光启闻言浑身剧颤,当即以额触地,声音哽咽:“臣叩谢天恩,愿为陛下肝脑涂地!万岁!
万岁!万万岁!”
在春狩如此正式的场合之中,陛下將他介绍给群臣,这是何等的荣光?
徐光启心中已有明悟:明天他要上皇明日报了!
光宗耀祖,已成现实!
然而,他的震惊还在继续。
皇帝竟亲自离座,伸手扶起这位火器大家,环视群臣郑重宣告:“朕向来赏罚分明!凡能如徐卿这般铸就国之利器者一一“
说著,朱由校从侍从托盘中取过尚方宝剑,錚然出鞘半尺,寒光映照著眾人惊的面容:“朕以此剑为誓,必以高官厚爵相酬!”
“陛下,臣...“”
徐光启感动得泪流满面,哽咽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陛下的恩情,现在真是还不完了。
朱由校目光坚定,意思也很明確:
造出红夷大炮,就能升官。
若是有谁將其他火器也升级改造一下,那他照样重重有赏!
朱由校就是要掀起一股科研的风气,告诉天下人:谁能够提高明军的战斗力,他就封赏谁!
他的目光扫过神色复杂的文官们,又警见朝鲜使臣与蒙古使者惨白的面容,心中瞭然:今日春震镊四夷的使命已然达成。
朝鲜使臣此刻当明白,面对大明的军威,他们需重新权衡是否该继续唯命是从。
至於蒙古使者贵英恰,待与兵部商议林丹汗同大明联军之事时,也该拿出十足的诚意来!
谈判,靠的从来都是实力,不是靠嘴皮子!
附红夷大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