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詔书,里面的內容,也是让朱由校眉头紧皱:
臣熊廷弼顿首谨奏:
建奴之患非独辽阳一隅,今察其毒谋,已呈鯨吞之势!努尔哈赤狡诈更甚昔年,其策有三:
一日联虏裂边。
科尔沁部屡受金帛诱惑,已与建奴盟誓联姻,使林丹汗察哈尔部腹背受敌。更遣细作潜入宣大,以“明廷苛待边军“为饵,诱降我將校。若边墙诸堡效之,则辽东屏藩尽溃!
二日以战养战。
去岁辽北秋粮遭建奴骑兵劫掠殆尽,今春復驱汉民为役,昼夜转运粮械至辽阳。其掳我工匠仿製火器,仿明制虎蹲炮已列装正黄旗,更以萨满巫蛊之术惑眾,扬言『白虹贯日乃天命归金”,土卒癲狂如兽,此诚心腹之疾也!
三日攻心乱政。
敌於流民间散布语,称『三月地裂,明龙当陨”,致辽民举家南逃者日眾。瀋阳城內更现纸人摄魂妖言,守军夜惊炸营,此非天灾,实为人祸!
臣请陛下速断:
即刻锁拿通敌边將,以锦衣卫彻查九边;调川浙精兵驻防锦州,断建奴西进之路。
仿戚继光车营之法,编练火器新军三万,以红夷大炮扼守辽西走廊。
今建奴羽翼已丰,非萨尔滸时可比。伏乞陛下以万历朝鲜之役为鑑,早备倾国之力,此战关乎社稷存亡,臣愿以项上头颅保辽瀋三月无虞,然庙堂若犹疑不决,则山河破碎恐在旦夕!
臣廷弼血书即稟。
时值三月,辽东的军情一下子就变得紧急起来了。
救国救国,不打几个胜仗,如何救国?
朱由校不再耽搁,当即开始批註回信:
建奴猖獗,辽东危殆,朕心甚忧!览卿等奏报,敌情已明,当速决断。
一、集中兵力,固守要衝。瀋阳、辽阳乃辽东根本,绝不可重蹈萨尔滸分兵覆辙!各军需互为特角,以火器据城,凭壕固守。建奴若攻坚,必令其折戟城下。
二、联防堡垒,层层设防。仿戚继光蓟镇之法,於辽瀋外围修筑品字堡垒,烽燧相连。敌至则烽火为號,各堡互援,以炮挫其锋芒。
三、火器为主,骑步协同。红夷大炮、佛郎机速配辽军,选精锐专司火器,勿使资敌!骑兵宜游弋侧翼,袭扰建奴粮道,不可浪战。
四、联蒙制虏,共击奴酋。速遣使密会林丹汗,许以市赏,共约夹攻;叶赫残部若尚存,亦当招抚为援。然须防其反覆,慎之!
五、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卿等皆朕股肱,临敌机变,可先斩后奏。但求退敌保土,纵有违制,朕亦不罪!
朱由校知晓自己不是专业人土。
空投手令,將火左移一公分的事情,还是不做为妙。
他只给建议,临大事决断,还是將决策权交给孙承宗与熊廷弼他们。
不过.
建奴虽凶,大明也不是完全没有胜算。
相较於原本歷史轨跡中熊廷弼遭罢、辽东防务废弛的危局,此刻的明军早已严阵以待。
熊廷弼仍坐镇经略之位运筹帷,孙承宗以巡抚之职整伤边务,二人自去岁便未雨绸繆,针对建奴惯用的春季攻势制定了周密的防御方略。
当努尔哈赤的八旗铁骑蠢蠢欲动时,他们遭遇的已非昔日疏於防备的明军,而是一支枕戈待旦的劲旅。
他的到来,终究是改变了歷史。
至於这歷史能改变多少,还得看仗打得如何。
对於战事,朱由校有清楚的认知:帝王最危险的傲慢,莫过於以庙堂之尊妄断疆场机宜,即便他是穿越者,知晓歷史进展,也不敢妄称能够掌控局势。
歷史不是游戏,战爭並非儿戏。
他专注扮演著最关键的后勤总调度角色,通过加急递送的圣旨明確表態:凡火器甲胃、粮草银,朕必倾內帑以济军需;凡將士军功,朕当不吝封爵之赏。
只是希望,他这个后勤总调度,最后不要成了运输大队长。
ps:
求月票!
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