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记板落下,抽走。
林正英的老婆郑冰冰,走了进来。
顾念马上迎上去,嘴皮子利索的说道:
“本店提供,择吉日、化太岁、安神位、化煞、驱邪,各种业务,童叟无欺,请问女士需要什么服务?”
说完一个转身,准备靠在柜檯上耍个帅。
只是一边胳膊放到了柜檯外面,半边身子没有支撑,嘴里誒两声,身子栽歪下去,脑袋撞上落地钟,径直倒地不起。
郑冰冰指了指他,问,“没事吧?”
林正英斜了一眼,说,“不用管他。”
郑冰冰把手里,紧紧攥著的红布,递给林正英说,“我丈夫好赌如命,想问问,有没有办法,让烂赌鬼收手。”
林正英打开红布,刘伟强给了个特写。
上面写著林根宝,以及生辰八字。
根宝是林正英的本名,不过,八字改过。
林正英一字眉动了动,把红布放在一边。
直接在柜檯上起符。
指腹碾过黄裱纸,压平。
从最底层,拿出来一个带盖子的粗陶碗,和一个黑木盒子。
分別从两种容器里面取出一红,一黑两种粉末,放进砚台。
又拿出顶部带金边的墨条,开始加水研墨。
最后提笔画符,点火烧成灰。
林正英用写著八字的红包,把灰包起来,递给郑冰冰,说: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无论什么方式,让他喝下就行,承惠,20。”
“嗯……”
许冠英想开口,被林正英用眼神打断。
两人目送郑冰冰离开。
许冠英说道:
“师父,鸡冠血调的硃砂,雷击枣木磨的粉,清朝艺粟斋紫玉光的墨,你收20块?
而且我看你画的也不像镇赌的符,倒像是断酒。”
林正英淡淡说,“是嘛?”
许冠英突然即兴发挥,说道,“而且,我觉得那位女士看你的眼神怪怪的,莫非……”
林正英冷笑接道:“我看你的皮痒痒的,莫非……”
许冠英赶忙伸手去扶顾念,说,“师父,秋生好像撞昏过去了!”
顾念醒来,问,“这是哪儿。”
林正英给了他一脚,“整日不学好,晚上出去鬼混,看你这眼圈黑的,站都站不稳!”
“cut!”
顾念起身问于仁泰,“感觉怎么样?”
现在的设备,没办法像后世一样,可以提供无限回看的功能。
而且取景器呈现的画质也很差。
大多时间,依赖现场监看,以及胶片冲印后,后期处理的时候看。
于仁泰回味了一下,说,“挺好。”
秋生耍帅出笑料,文才的小聪明,九叔的冷幽默。
包括后面的即兴发挥,也都在人设里面。
虽然標记成备用镜头,但在正片里面保留下来的可能性很大。
这段是林正英的点子。
他想的是,郑冰冰来求戒酒的东西,自己直接给她。
林正英控制饮酒十来天,两人天天晚上交流。
决定要孩子了。
於是想要这种方式,给老婆来点属於他的浪漫与承诺。
如果这片子,是正统奋斗房出来,换成其他人监製。
林正英想在剧本里加私货,压根不可能。
顾念没有这个讲究。
只是觉得他的想法虽然不错,但太直白。
找老婆过来,一要,一给,没什么戏剧效果,直接放进去肯定不行。
顾念和于仁泰、高志森商量后,改成了现在这样。
林正英见一条过,对顾念说,“我去送一下。”
“去吧。”顾念回了一句,转头和于仁泰说,“看看其他地方能不能减一点,儘量把这条保下来。”
无论是拍片速度,还是电影时长的控制,都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
顾念最开始觉得《殭尸家族》,剧情太空洞,殭尸有感情也是在破坏前作的设定。
决定动手改的时候,恨不得给每个人都设计一条剧情线。
把前因后果,事无巨细,全都写明白。
回过神,感觉这种状態不对,打电话给黄百鸣。
黄百鸣说了三个词,“物极必反,盈满则溢,过犹不及。”
顾念一下就悟了。
一部电影拍下来,全程塞满,拍起来累,观眾看起来也累。
什么都想要,拍了一大堆,最后都浪费。
剧情要张弛有度,大脑要保持清晰。
於是找了高志森,于仁泰,群策群力。
林正英自己当导演拍摄《一眉道人》。
布景搭了六个月,拍摄周期一年。
初版剪辑三个多小时,上映版本,八十几分钟。
最终一千多万成本,一千多万票房。
硬生生把自个拍出抑鬱症。
他就是犯了什么都想要,不捨得做减法的错误。
林正英听两人准备力保这段剧情,对老婆笑道,“我应该也有当导演的天赋。”
郑冰冰白了他一眼。
接下来几场,都是吃戏。
穿插在全片不同的位置。
场景细节微调,食物也不同。
第一份是牛肉粉,林正英和许冠英吃了。
第二份是乌鱼生滚粥,三人一起。
有懂行的观眾看到师徒吃牛肉粉,马上就会皱眉,骂编剧不行,瞎写。
再看到乌鱼,就会意识到,这是故意安排。
电影中对九叔师徒的设定是,茅山派。
茅山派属於正一道。
虽然正一道,在饮食戒律上相对全真教宽鬆,允许婚娶和部分荤食。
但还是需要遵循道教,牛肉、狗肉、乌鱼、鸿雁“四不食”。
为什么不吃牛肉?
郭德纲:因为它善!
……
牛在道教里,是农耕文化加上老子骑牛,延伸的神性动物。
所以食牛是破戒大恶,会污染修行者的丹田之气。
破坏和自然、神灵的联结,影响修行和法术效果。
不食狗,因为忠诚仁义。
不食乌鱼,因为反哺孝道。
不食鸿雁,因为贞洁守节。
反正电影里,因为情节需要,全吃了。
我吃吃吃吃……
本来就是四场吃戏连拍,ng个几次,三人吃的直打嗝,最后实在吃不下,这才放出去消食。
倒不是于仁泰拍摄计划做的有问题。
就是要这种破戒多了,身体本能起反应的感觉。
演出来和真实的生理不適,后者肯定更好。
师徒三人,坐楼梯口抽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