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关於符文科技的运用思路
对於穿越者林克来说,水泥的生產流程不算太难:
將石灰石砸碎並碾磨成粉末状,然后混合以黏土和铁矿渣烧成熟料,再加进石膏后进行研磨,便能得到最终的成品。
“石灰黏土三份配,铁矿渣子加一点;土窑烧至白焰亮,碾粉掺膏便成仙。”
林克小时候被父母带著回老家时,去村子里废弃掉的土窑玩过,上述口诀是一位老工人曾经告诉过他的。
哪怕如今人在北宋,这几种原料都算得上普通易得,虽然说阳穀县周边没有矿山,无法大量获取铁矿渣,但可以暂时用稻壳灰和草木灰代替,甚至不放都行。
而关键则在於烧温度的问题,林克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儘管在宋代已经有焦炭高炉和双动风箱的冶炼技术运用,能將炉温提升到一千三到一千四摄氏度左右,但一来难以长期维持住高温,二来缺乏精確的测量手段难以控温。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成本太高了,烧出来的水泥比铁都贵,他拿来能干啥。
为这个问题林克发愁了许久,直到昨晚看见乔道清拿出救命丹药,这才灵光一闪。
要知道道士们炼丹的时候可没少往丹炉里面加重金属,那些东西的熔点一般都不低,而且炼丹需要稳定的化学反应过程,可见那些修道之人自有控制温度的法子。
这不必须得把乔道清拉过来参详参详。
听完林克的描述,乔道清倒是没有第一时间拒绝,授著鬍子沉思了片刻,方才开口说道:“难点在於成本和炉温,对吧?”
林克点点头,准备听他接下来说什么。
“我们用的丹炉,大多都是普通的耐火材料铸造,並非传言中的什么天材地宝,”乔道清沉吟著说道,“能够炼丹主要靠篆刻在上面的法阵。”
“通常情况下,丹炉上的法阵包含火和风属性的符文,凭藉法阵的效用,我们只需要用木柴当燃料,就能把矿石炼成铁水。”
臥c.这么变態的吗?
只听乔道清又继续说道:“道家传承不尽相同,但炼丹用的法阵的功能都大同小异,无非是提高温度,控制气流,祛除杂质之类,从原理上讲与烧制水泥並无差异。”
林克眉毛一挑:“那在土窑上也篆刻一套法阵?”
“但实际上不行。”乔道清想了想后摇头道。
“为何?”
“两个问题,”乔道清右手竖起两根手指,“第一,你见谁家用土造丹炉的,哪怕材料再普通,也得是具备亲和天地能量属性的金属啊。”
“第二·——”
“不是你等一下,”林克抬手制止乔道清继续说下去,“先让我消化消化。”
他敏锐地从乔道清的话里捕捉到了一丝有用的信息。
亲和天地能量?金属?
不对,重点是前者!
“如果建造土窑时,往里面加入能传导能量的材质,可以吗?”林克问道,他需要確认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
“理论上可行,但能量传导的效率会打折扣,具体弱多少取决於是什么材质。”乔道清看了他一眼,“越好的材质成本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