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里德尔,我的挚友
上午九点。
麻瓜研究课教室,六年级提高班。
在座都是通过普通巫师登记考试的学生,成绩达到良好水平,没有什么重大变故的话,这些学生两年后基本都能取得学科证书。
梅尔文看过考试管理局前几届的数据,初步估算,取得学科证书的人数大概会翻三倍,英国魔法部和不列颠有关商户无法吸纳这么多专业人才,这批学生会远走他国,凭借学科证书获得竞争优势,挤占其他魔法学校毕业生的职位。
这个过程涉及的问题太复杂,短时间内理不清楚。
“家用电器篇章是基础。
“更重要的是交际和语言。
“去年考试前我们就提过,要用麻瓜思维分析问题,要熟悉麻瓜的语言方式,尝试摒弃魔法思维范式,带入麻瓜视角,也就是你们还没学习魔法的时候。”
这是一堂试卷讲评课。
统考试卷由考试管理局统一收缴,批阅后不会返还到学生手里,不过教授们通常有备份,复制下来发给学生,时隔一个暑假后讲解考题,也算是一种开学复习,帮助学生们进入状态。
经过梅尔文填鸭式的灌输,再配合题海战术,这批学生的成绩非常漂亮,错题基本是疏忽导致,所以没有太大讲解价值,不到半小时就讲完了。
梅尔文有些意犹未尽,看着这一张张嘻嘻哈哈的笑脸,感觉没有起到转换学生状态的效果。
于是梅尔文稍作沉吟,一边低头折迭麻瓜研究的试卷,一边巡视全班学生,思维无端发散。
试卷讲评结束,新学期内容还没备课,一下子没什么好讲的了。
总不能提前一个半小时下课吧,麦格教授会疯的。
前排的珀西·韦斯莱看见教授收起试卷,也把自己的试卷折好,放进牛皮纸文件袋里。作为学习习惯良好的学霸,他的资料笔记收纳存放很有条理,这个文件袋就是专门存放普通巫师等级考试试卷的。
梅尔文看着上面o.w.l.s的标识,眼前一亮:“咳……麻瓜研究学试卷讲完了,闲着也是闲着,我们来讲讲变形学试卷吧。”
“??”
全班学生抬起头,一脸懵。
梅尔文朝珀西微微点头,向好学生传递教授的意志。
珀西脑子有些转不过来,但身体已经接受教授指令,无意识地翻找出变形学试卷,递了过去。
“你和佩内洛合看一份。”
梅尔文顺手接过试卷,随意翻了翻,敲敲讲桌:“来,我们来看变形学第一题,下列不符合甘普变形法则的是,a清水变成葡萄酒、b树枝变成羽毛笔、c一张桌子变成两只鹿、d凭空变出一群飞鸟。”
“这题考察的是变形法则吗?不,是变形法则五大例外,我们先来看a选项,有的同学看见葡萄酒就想起食物,想起变形法则例外第一条,变形术无法凭空变出食物,不过脑子就选了。”
“但这是凭空吗?这是用清水做原料,所以排除a选项……所以正确答案选c。”
六年级的学生稍微有些别扭,但莱温特教授的课堂总是别开生面,几道选择题过去,他们也就适应了。
认真听下来,发现莱温特教授的变形学也讲得不错。
和麦格教授是不一样的风格,还挺新鲜。
……
恰好六年级第二节就是的变形课。
戴着黑框眼镜的麦格教授走进教室,先是按照正常程序,清点一遍提高班的人数,讲了六年级的注意事项,很符合副校长的身份。
“别以为普通巫师等级考试结束就可以玩了,六年级是最关键的一年,还有两年就是终极巫师考试,希望你们不要懈怠。”
麦格教授推了推眼镜,展开试卷:“下面我们来讲上学期的试题。”
“……”
下面的小巫师们面面相觑。
作为教授分忧解难的好帮手,珀西默默举手,语气复杂地发言:“麦格教授,莱温特教授已经讲过变形学试卷了。”
“??”
麦格教授顿时满脸问号。
……
此刻的梅尔文对此一无所知,他正站在麻瓜研究三年级特级教室的讲台上,俯视面积扩增近三倍的新教室。
新升入三年级的小巫师们坐在座位上,左右打量周围,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四个学院同时上课,前所未有的体验,新鲜感十足。
“大家记住这个座位,还有没有想换的,主动提出来!”
“……”
“换好了就不变了啊,今后都是这个座位,来,从左边第一位开始,自我介绍。”
“……”
话音落下,教室里又是一阵叽叽喳喳的喧闹。
在座都听说过去年麻瓜研究课的自我介绍游戏,每个人都拿出全部注意力,势必要把面容陌生,对不上名字的同学记下来。
一位外表可爱,扎着黑马尾的女孩站起来,声音轻细:“我是秋·张,拉文克劳学院,选修麻瓜研究的原因,是听说这门课非常有趣……”
女孩坐下,教室里一阵掌声,作为难得的东方面孔,秋·张性格温和,乐于助人,在同龄人里很受欢迎。
第二位金发女孩站起来,神情有些倨傲:“玛丽埃塔·艾克莫,拉文克劳学院,秋的室友……”
介绍结束的反馈并不热烈,甚至有些冷淡,玛丽埃塔不耐的哼了一声。
教室里的自我介绍逐渐迈入正轨,有人言语简洁,语气冷淡,有人欢快活泼,增添内容加深印象。
整个过程几乎是重演曾经的分院仪式,只是两年前他们初入霍格沃茨,忐忑不安,根本注意不到周围,两年后再次面向同级学生喊出名字,感觉新奇而微妙。
坐在这间教室里的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学习相处,许多课程都是一起的,哪怕不熟悉,面容性格大概还是了解,主要是把形象和名字匹配起来,稍微有些难度。
即时记忆始终很奇妙的东西,被提问的学生深有感触。
明明十几分钟前听过别人的自我介绍,心里还默默念诵几句,脑子里甚至有当时的画面,记得他的学院,爱好,甚至是室友的名字,但唯独想不起那人自己的名字。
仿佛就在嘴边,可就是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