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前不是拍过《金陵十三钗》吗,我想的是你这个老前辈老学长,得给后辈们指点指点。”
“我这还真指导不了。”张国师摇头摆手。
他拍《金陵十三钗》是张卫平去外边拉投资。
拍戏时都用大场面,力求一丝不苟。
可陈远不一样。
他是自己投资自己拍。
在成本上能掏出一两个亿就已经是极限。
“那你把幕后那些工作人员聚一聚,到时候一起给陈远送过去。”田庄庄改口。
“行,要他们有时间,我都推给陈远。”
张国师答应。
晚上。
陈远回到家。
老爸老妈、景恬他们都听说了网上的消息。
都挺支持陈远的。
老妈宽慰道:“儿子,咱挣这么多钱够了,赔点儿也没关系的。”
“财散人聚嘛。”老爸跟着从旁附和。
景恬嘟着小嘴儿看向陈远:“老公,我小金库里也还有很多小钱钱,你不要有太大压力。”
陈远乐了:“我说你们就不能盼我点儿好啊?!我这本子都没还写完,电影也还没开拍,你们就奔着我亏钱去了?!就不能给我点信心,万一这电影挣钱了呢?!”
“这电影怎么挣钱啊?!”老妈不信。
景恬不忍心打击陈远的积极性。
老爸同样说不出话。
“我懒得跟你们解释,接下来一段时间我要在书房完善剧本,你们没什么事儿,别来打搅我。”陈远一阵摆手,先噔噔噔的迈步上楼了。
只留下景恬跟老爸、老妈他们愣在原地,一脸面面相觑。
之后的几天。
陈远除了吃饭睡觉外,都在书房待着。
完善剧本。
让美工设计分镜头。
分镜头上色。
粗稿剧本完成。
粗稿送交广电审核。
转眼。
十天时间过去。
陈远看着完成好的作品,心里长喘了一大口气。
电影的第一步总算是完成了。
这种电影,拍摄技巧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立场得对喽。
只要能站住立场,后续表现都不会太差,陈远心想自己再烂也不至于拍得比路八嘎的那部垃圾电影差。
这么想着。
书房的门被人从外边推开。
景恬穿着一件宽松的月白色长裙,笑容款款的走了进来。
“写完了?!”
“写完了!”陈远伸了个懒腰。
“那给我看看?!”
“行!”
陈远笑着让开位置,扶着自家媳妇坐在电脑椅上。
景恬打开文档。
从头到尾的浏览剧本。
几个角色先映入景恬眼帘。
从懦弱到觉醒的“平民英雄”苏柳昌。
勇于担当的照相馆老板老金。
与命运抗争的不屈女性林毓秀。
在挣扎与救赎间徘徊的大汉奸王广海。
虚伪与残暴的化身伊藤秀夫。
以及谷寿夫等灭绝人性的战犯。
每个角色都性格鲜明。
景恬眉头蹙起,继续往下看内容。
主要是看几个核心的分镜镜头。
小日子嫌婴儿哭泣声太吵,硬生生把婴儿从母亲手里抢走,扔在地上砸死,跟着丢给阿昌和林毓秀。
让二人扮成夫妻,对准镜头强颜欢笑来掩盖小日子在南京的罪行。
大汉奸王广海作为翻译官,陪同伊藤秀夫在南京城拍照。
伊藤秀夫看着满地废墟的南京城,发出感慨:“这和他想的南京不太一样了。”
还是反派伊藤秀夫。
宁愿给路边的野狗食物,也不愿意放东国人离开。
外表风度翩翩,气质儒雅。
实在内心早已被霓虹军国主义给洗脑腐蚀。
景恬看得眉头拧成一个大疙瘩。
江边杀戮——集体屠杀的恐怖场景:几百上千人被驱赶至长江边,日军举枪扫射,尸体堆积江面,鲜血染红江水。
大汉奸王广海站在旁边。
听着机枪哒哒哒哒的扫视声,身体抖成了筛糠,却没有勇气回头去看。
很快她看完了一遍剧本。
景恬已经没有勇气再看第二遍。
单手压住胸口。
气息紊乱的喘息着。
“你没事儿吧?!”陈远紧张的扶住景恬。
景恬摇头摆手:“没事儿,就看得我太难受了,伊藤秀夫这小日子简直太坏了,比那些杀人如麻的小日子还坏。看得都快气死我了,恨不得把冲进剧本里把这伪君子打死。”
陈远乐了:“这还没拍呢,就一个剧本至于吗你。”
“怎么不至于!伪君子比真小人可恨一万倍。”景恬气呼呼道。
陈远想想也是。
剧中正派反派都性格鲜明。
尤其是这伊藤秀夫,更是颠覆了以往抗日电影中日军军官的传统形象。
就是一头温尔尔雅的禽兽!
“对了这电影叫什么名字?!”景恬问。
陈远不假思索道:“南京照相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