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你来到这世界,一切便已悄然改变。在你知晓的未来歷史里,赵公明可有个叫殷墟的徒弟?”
太清圣人这一番轻描淡写的话语,如一道惊雷,瞬间惊醒了梦中人,彻底解开了殷墟的心结。
是啊,自己的到来已然改写了原有的歷史轨跡,既然如此,为何不放手去努力,做得更好呢?
“去吧,你师父已等你许久。”
殷墟恭敬地向太清圣人行礼告退,怀揣著满心的震撼与思索,离开了太清殿。
离开太清殿后,金银两位童子带著殷墟,一路寻到了赵公明所在之处。
殷墟离开后,太清圣人看著虚空说道:“师弟,你不该来的。”
虚空一阵扭曲,本该离去的上清圣人通天教主从中走出,径直来到了太清圣人面前。
“师兄。”通天教主的声音低沉,带著几分压抑的不甘与愤懣,“当真要赶尽杀绝,覆灭我截教不成?”
太清圣人目光平静,波澜不惊地开口:“师弟,玉清的做法,我並不赞成,你的道,我也难以认可,可封神量劫乃天数註定,无可避免。你门下弟子,诸多行事乖张、德行有亏,唯有登上封神榜,受封神之力的约束,才能加以教化。”
通天教主暗自握紧了拳头,看向老子的目光中隱隱带著忌惮。
这种忌惮並非源於太清在成圣之路上比他和元始天尊走得更远,而是太清,太过无情,做任何事都只论天数,毫无半分徇私之情。
短暂的沉默后,通天教主深吸一口气,缓声道:“大兄,那依你看,殷墟该当如何?”
老子听到“大兄”这个久违的称呼,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极淡的笑意。
“大劫之中,人人爭渡,他也不例外。”
太清心里明白,上清这是接受了封神之事,这场纷爭,终於有了转圜的余地。
“那大兄怎么对待封神量劫?”
“不过一场观道而已。”
“大兄走到哪一步了?”
太清再次微微一笑:“不可说,不可说。”
此时,赵公明正与玄都大法师论道,一瞧见殷墟的身影,赵公明便想结束这场论道。
然而,玄都大法师却抢先开口,向殷墟问道:“小友,我有一个问题,不知你能否为我解答?”
“师伯请讲。”殷墟立刻向玄都大法师行了一礼,態度恭敬。
“小友身负商朝王室气运,可知在封神量劫之中,我人族当如何自处?”
面对这个问题,殷墟一时语塞。
封神量劫主要针对的是修道之人,可殷商与西岐之爭,却是这场大劫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