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大军被分成了两部分,殷墟再次看向点將台下的將士说道:“不愿以卵击石,隨孤赴死,愿解甲归田者,至龙旗之下。”
眾人面面相覷,虽有厌战、心动者,可谁也不愿做第一个逃兵,殷墟静静地等待著。
噹啷一声,一位稚气未消的少年承受不住压力,扔下手中长戈,掩面而泣,默默走向龙旗处。
顿时,起了连锁反应,兵器落地之声不绝於耳。想要制止將士离去的眾將领,被殷墟施以法力禁錮在原地。
观望之人见无上官阻拦,尽皆逃也似的奔向龙旗处。
而先前离去之人,又稀稀落落地返回点將台之下,有人向死而来,有人向生而去。
一个时辰过去,龙旗之下匯聚七万有余掩面低头之人,点將台下只剩下不足三万將士,但尽皆昂首挺胸,士气高昂。
殷墟瞬移至龙旗之下,看向一眾因临阵退缩而羞愤掩面的將士,轻笑道:“尔等抬起头来。”
等到眾將士抬起头,见到白髮苍苍、垂垂老矣的大王,不知谁最先带头跪下,乌压压的人群尽皆跪向殷墟。
“你等这是做甚?孤没有怪罪你们。稍后,尔等前去后勤处领取三日口粮,各自回家去吧。”
大王的大度,让一眾逃兵更是羞愧,尽皆欲言又止。
可想到家中老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最终化作虔诚的叩头。
殷墟坦然受之,此战过后,成汤六百年基业怕是將烟消云散,自己也將成为亡国之君,可殷墟並不在意这些。
遣散这些带著牵掛的將士后,殷墟来到剩余的三万大军中:“你等可知留下来將要面对什么?”
一眾將士在鲁雄老將军带领下,高呼道:“战!战!战!”三万士气高昂的精兵,胜过十万士气低迷的乌合之眾。
殷墟没有过多言语,在点將台之上开始整编这三万人。
他以三百六十五人为一队,按照周天星斗之数编排;三千六百五十人为一军,整合大军,並以自身承载的周天星斗大阵开始操练这三万兵马。
哪怕明知以周代商之事不可违,可殷墟还是不愿认命。
七日眨眼便过,西岐的斥候已经到达孟津,大军不日將至。
隨著西岐大军的到来,受姬发传檄的八百诸侯陆续抵达孟津。
眾诸侯皆是聪明人,当然看得出来西岐大势已成,殷商被西岐取代只是早晚的事。
三日后,姬髮带领大军抵达孟津。原本西岐经过几番大战后,就剩十万余兵马。
但自界牌关开始至潼关告破,收降许多殷商士卒,如今十八万大军兵临孟津,呈碾压之势包围整个孟津。
几日前,敖丙向殷墟辞行,殷墟有些惊讶,却未曾多言。
可袁洪却对敖丙失望至极,两人自梅山相遇,至今从未分开,早已是生死至交。
如今敖丙竟然要临阵脱逃,这让袁洪无法接受。
殷墟安抚住接近暴走的袁洪,让敖丙赶快离去。最终,殷商阵中修道之人只剩下殷墟、袁洪和国师申公豹。
西岐大军抵达孟津次日,姜子牙便派人送来了劝降书,言道,如今周受天命代商已是定局,劝殷墟自缚请降,周天子愿封殷商后裔为一方诸侯王。
殷墟没有理会姜子牙的劝降,而是整日操练眾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