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明:爹你让开,宰辅我来当! > 第143章 药圣的顾虑?显微镜下的神妙!

第143章 药圣的顾虑?显微镜下的神妙!

“这涉及到一些人体解剖的学问,待会带东壁先生去解剖室看看,便可明了。”

听到“解剖”这个词语,李时珍三缄其口,不太意愿提及。

半晌,他才捻着胡须,声音里头略带几分迟疑。

“北宋庆历年间,州吏吴简曾命大夫和画工剖验叛军尸首,将尸首喉部、脏腑之形绘制成图谱,有《存真图》《欧希范五脏图》等图,早年老夫有幸见识过摹本.”

李时珍显然还是对于解剖人体,这等残忍之事接受不能。

儒家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加上封建礼教要求各类丧葬礼仪,解剖尸体无疑是被视作一种亵渎的行为。

不论是迷信思想还是阴阳五行,皆是对于“解剖”这种行为不支持的。

故而,见李时珍这幅模样,张允修倒也不太奇怪。

他不求李时珍立马接受,而是宽慰对方说道。

“东壁先生且宽心,若想要探究医学至理,皆不可绕过这剖肌析理之术,唯有明了人体构造,方能够对症下药。”

李时珍叹了一口气,还是不太能接受的样子,转而说道。

“此事暂且搁置,张同知还是为老夫说说这金针与消毒之事。”

显然,接受解剖,对于李时珍这样一个古人来说,还需要一些心理建设。

张允修也不强求,随手拿起一罐子酒精球,细心地为其讲解:“金针乃是工艺问题,寻技艺高超之铁匠,倒也是不难,至于药液入体损伤气血的问题,东壁先生似乎忘记了我于《万历新报》上提到的细虫理论。”

“消毒!”李时珍立马脱口而出,这一路游历行医,他也在学习报纸上的医学理论,显然使用酒精和沸水来消毒,在防治瘟疫和各类疾病过程中,起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对。”

张允修点点头说道。

“酒精消毒是一个法子,煮沸器皿灭菌也是个法子,正如我在细虫理论和传染病学说中提到过的,杀灭细菌便能够极大避免感染问题。

当然,这二者并非能够百分百杀灭病菌,待着西山工业兴起,最好还是使用一次性的医疗器械,方为长远之计。”

李时珍微蹙眉头,还是将各类术语听得云里雾里。

虽早从《万历新报》中略知“现代医学”之一二,然而仍旧觉得艰深晦涩。

特别是“工业兴起”,听起来像是很厉害的事物?

李时珍抚须沉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疑惑。

“张同知曾言天地间有异气邪气为病症之源头,可这异气与邪气到底是何物,病菌又是何物?

难道外邪入侵,还有外感六淫,身体红肿热痛,皆是与这病菌有关?”

此时此刻,药圣眼中闪烁这求知的光芒,连珠炮般将自己积攒在内心的问题给抛了出来。

张允修望着李时珍眼中灼灼的求知欲,喉头微微鼓动。

这些跨越时代的知识体系,不单单是医学,还有生物学、免疫学、解剖学,一时半会还真是解释不清楚。

这需要一个系统化的学习。

所以,他索性决定不讲了,抬手示意说道。

“百闻不如一见,东壁先生倒不如随我再去看看。”

怀揣着疑窦,李时珍跟随张允修,进入到另外一个实验区域。

推开重重的铁皮门,一股奇怪消毒水的气息铺面而来。

此处,不论是案几还是窗台,都要更加洁净几分。

李时珍仰头望着门楣上“微生物实验室”的牌匾,心中不免暗自揣测一番。

想必这“微生物”,便是那“细虫论”的另外一番解释?

研究人员送来防护服,李时珍在协助下笨拙地穿戴整齐。

他扣上护目镜,这种感觉甚是新奇,本能感觉到,这也是抵御“细虫”侵扰的关键物件。

走入到实验室之内,满眼都是架子上整齐排列的培养皿,还有不计其数由琉璃制作而成的器皿。

李时珍暗自惊讶,这张允修还真是大手笔,如此之多的琉璃,即便是皇宫藏品也不过如此吧?

可显然,这些琉璃器皿,并非是为了彰显富贵和奢华。

“伯修啊~”

却听张允修吩咐袁宗道说道。

“你为东壁先生展示一下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繁殖的实验。”

袁宗道一直跟在后头,静默无言。

听到张允修的吩咐,他眼前顿时一亮,立马拱拱手说道。

“师尊放心,包在学生身上。”

言毕,袁宗道已然动作干脆利落地戴上手套,一阵分辨之后,旋即从架子上拈起一个小碟子,还给李时珍介绍说道。

“东壁先生请看,此乃培养基。”

李时珍瞳孔微缩,虽在《万历新报》上熟读以麦芽汁为底的培养皿配方,然此刻亲眼见得实物,还是觉得有些激动。

他微微颔首说道:“还请袁研究员不吝赐教,为老夫详解其中玄妙。”

袁宗道显然并不是第一次展示实验了,从点燃酒精灯,到从酵母菌菌种中挑选菌体,最后采用划线法

这些操作之精细规范,给李时珍看得一愣一愣的,显然即便是他,在平日研制药物之中,也没有这等讲究。

张允修站在一旁解释说道:“东壁先生不必奇怪,先前太医院诸多御医前来参与研究之时,便是这袁伯修教授他们的,于医术上袁伯修不算是出彩,然在研究方面,他却比我这个师尊还要专业些。”

李时珍觉得张允修这小子有些炫耀的意味,按照从前的标准,这袁宗道都可以出诊行医了,在张允修这里,竟然说他不太出彩?

偏偏袁伯修还是甘之如饴的样子,面罩下面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

“师尊说术业有专攻,我之擅长在于研究,自然于医术上便差一些。”

说话间,他将一个金属器物推到李时珍的面前。

“东壁先生请看,此乃显微镜,你便闭上左眼,透过这方小孔凝眸观察,便可窥见这酵母菌之繁殖变化!”

显微镜?

李时珍紧紧皱起眉头,观察起眼前这个器物来。

这器物造型奇巧,外表乃是黄铜所制,上下皆镶嵌两枚圆形镜片,晶莹剔透犹如秋水一般。

早在南宋时期,便有“叆叇”的记录,也就是后世的眼镜。

平日里李时珍也有用一副老镜,对于这类镜片,自然是熟悉的。

只不过,这般迭镜成器的物件,却是生平仅见。

将两个镜片迭加一起,便能够看到那什么“微生物”么?

李时珍还有些疑窦,他皱了皱眉头,询问说道。

“这酵母菌,可是酒曲萃取而出之物?”

张允修引经据典说道:“便是酒曲,《尚书说命下》有云: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想要酿出酒来,这酒曲自然是必不可少。

世人皆知酒曲酿醪之妙,然东壁先生可想过,为何加入酒曲后,酒液便会渐渐变得醇香?”

“这”李时珍一阵迟疑。

自古以来,大家都知道这样做,可从来没有人去深入探究为什么这样做。

张允修笑着说道:“东壁先生看看这显微镜下的酵母菌,或可发现里头藏着千万生灵,这心里头对现代医学,许是有不同的理解。”

袁宗道见状,也在一旁劝告说道:“东壁先生,这酵母菌繁殖现象稍纵即逝,若错过此时,实验便要从头再来了。”

实验室里头的条件终究还是有限,想要观测酵母菌的繁殖过程,必须维持的温度。

袁宗道能够掌握温度,可却不能够实现恒温。

李时珍深吸一口气,也有些焦急了,他看向那个闪着光亮的镜口,像是下定决心了一般。

李时珍小心翼翼的样子,学习适才袁宗道的姿势,身体微微俯下,将右眼贴近冰凉的目镜。

起初,眼前的景物陷入到黑暗,待到瞳孔适应光线,便见有一丝光亮。

袁宗道站在一旁,协助其多次聚焦之后。

终于,一个微观世界,在李时珍眼前豁然展开。

却见画面里头,有无数个像是小水泡一样的物体,层层迭迭的聚拢在一起。

起初,李时珍并不觉得有什么异常,可不会儿,他便惊讶的发现,这些小水泡是有生命的!

他们犹如冬天抱团取暖的人一般,聚拢在一起,一点点地涌动。

随后,惊人的变化悄然间发生。

李时珍瞪大了眼睛,他亲眼所见,某一个小水泡顶端缓缓隆起,伸出了触角,这个触角缓缓变大。

须臾之间,这触角与母体的链接骤然断裂。

形成一个新的小水泡!

这一幕,犹如一记重锤,狠狠撞击李时珍的心脏。

他觉得自己的心脏在狂跳,整个人身子也越发僵硬。

眼前这个微观世界的变化,彻底颠覆了他这十几年来行医的认知!

李时珍身体激动得发抖,眼眶里头竟然有些温热!

图看多了,这两天眼睛有点发炎,今天先六千吧~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七零:替嫁糙汉后,我在京都搞科研 家师菩提,你说我在志异世界? 港片:阿B让我抽死签?我选过档 中医1977,从拯救女知青开始 覆宋:从单挑水滸英雄开始 1982:从归国华侨开始 联盟:刚想青训就让我最后一舞? 柯学,毛利兰的天才表弟 生死299天 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