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从火铳开始的物理学!
利用虹吸原理制作的水泵。
张允修很想管它叫做“龙吸水”。
可惜即便是在明朝中后期,虽说言论管控不再似从前那般严格,可“龙”字显然还是不能够乱用的。
所以,张允修只能退而求其次,取个“蛟龙吸水”。
不似那五爪金龙,想来天下的藩王、亲王,应该不会介意吧?
说起这水泵,实际上并不稀奇,最早我国南北朝时期,便有方板链泵,以链条带动木板在水槽中循环转动,以用人力、畜力将水运到高处,来实现灌溉的目的。
至于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以手摇式活塞的形式,将井下水吸入抽出,这项技术在北宋时期的《武经总要》中也有所记载。
“唧筒,用长竹下开窍,以絮裹水杆,自窍唧水。”
不过,这种技术并没有得到重视,到了明朝时期依旧是没有多少改进,偶有一些具有经验的匠人,会在井盐中采取此法。
在历史上能够找到出处,反倒是省了张允修许多的麻烦。
仁民医馆。
后院的一处研究室之中。
赵士桢带着被褥和一干行李,还有几名得力的工匠,入驻了这个挂着“大明机械研究所”的地方。
当赵士桢看到紧紧关闭,随后上锁的大门,还有守在外头的十几个锦衣卫的时候,整个人都打了一个激灵。
他颇有些疑虑地看向张允修,声音发颤地说道。
“师尊这是.”
这张允修该不会是个笑面虎,转头便要惩治自己吧?
“徒儿不必忧心。”
张允修露出一口大白牙说道。
“为师怎么会害你呢?”
他振振有词的样子。
“这些日子来,京城总是有些宵小,偷偷潜入西山和瑞锦丝行各地打探消息。
徒儿你身上肩负着西山工坊数万工人的生计,若被他们知道,咱们有解决之法,你这小命可不一定保得住。
为师是在保护你呀!”
“可是.”赵士桢嘴角肌肉抽动了一下。
天底下有这么保护人的嘛?怎么看起来,反倒是将自己给软禁起来。
见他这幅优柔寡断的样子,张允修便气不打一处来,他一巴掌拍在对方脑门。
“你这逆徒,为师说话却是不听么?”
“说是保护你,便是保护你,为师岂会是害怕你泄露消息,让外头的宵小们有了准备?”
张允修抱着胸,恩威并施的模样。
“还是适才说的,你好好干,干出点成绩来,今后不论是汝,还是汝之妻女,本同知都通通养了。
再保你一生荣华富贵不愁!”
赵士桢不知道为什么,对方这般直接粗暴的方式,反倒是让他感觉到十分安心。
他拱拱手说道。
“徒儿不需要什么荣华富贵,徒儿只想着能够一直跟随师尊,研究这格物致知之法!福泽万民!”
各类新奇技术的产出,对于迂腐和守旧世界产生影响和变革,这种感觉比起什么权利美色,要吸引人太多了。
至少,对于赵士桢、李时珍这类在某个门类,潜心研究之人,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赵士桢脑海里头还在回想着那份设计图纸,以及张允修适才所讲的,诸如这“蛟龙吸水”的大气压原理,还有利用格物致知之法,研究出经世致用之器物!
这些东西都让他升起了无数的期待。
看向院落里头的高墙,他非但没有憋闷,甚至还有一些隐隐约约的期待。
不过师尊适才说什么汝妻女吾养之,怎么听起来有点怪怪的?
接连几日,赵士桢都不过睡上几个时辰,天一亮便一头扎到研究室里头,对着那些“蛟龙吸水”装置摆弄。
实际上,这玩意儿简单的很,唯一具有技术含量的,便是那龙头水泵。
经过张允修的提示之后,赵士桢很快就找到了两个重要的切入点。
诸如装上某种叶轮,利用高速旋转产生更强的离心力抽水。
还有密封技术的实现,来达到更好的压力效果。
隔离膜也是十分重要的部件,张允修在图纸上,给出了使用牛筋来更好实现密封,以及机械驱动之时的协调。
看起来很是简单,可要达到图纸上的效果,以如今工匠的技艺来说,便需要赵士桢这类富有经验之人,从中协调取舍。
好在,张允修早有准备,给赵士桢配备了好几个技术高超的木匠、铁匠。
这几名匠人技术都不赖,可惜不太识字,这技艺全靠父辈口口相传,有了赵士桢的协调之后,也变得事半功倍起来。
这段时间,张允修几乎每天都会来一次“机械研究所”,专门为赵士桢答疑解惑。
看着那利用牛筋和松蜡制作而成的隔离膜,张允修不免发出感慨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