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眯起眼睛,将目光落在了运作起来的织机上。
却见那织工握住木制手柄,轻轻往下一压。
那十根锭子便发出一阵蜂鸣一般的嗡响,纺锤在木杆上飞速旋转,将松散的纤维抽出蛛丝一般的细纱!
一时间,絮在空气中飘荡起来,有一些呛人。
张简修早就躲得远远的,可殷正茂与海瑞二人,却一点也不在意,死死盯着织工的动作,生怕出现一点儿纰漏。
过了半个时辰,织工们照例会休息一会儿。
张简修看到还杵在原地的二人,不免高声提醒说道:“二位大人,可要过来歇息否?”
然而,殷正茂与海瑞置若罔闻的样子,趁着织机停歇,立马上前查看。
“有一股火油味,张士元用了火药么?”海瑞朝着连接处的机械嗅了嗅,直皱眉头。
“许是机油。”殷正茂言简意赅地解释说道。“老夫自报纸上有看见,此油于石漆中提取而出,具有润滑、防虫、防腐等功效,想来便是用来维持这般机械的。”
“此物竟真能够运转?”海瑞看了又看,感觉自己的认知受到了冲击。
过了许久,眼见二位先生,竟有些恋恋不舍之意。
站在一旁歇息完毕的织工,不免显得有些尴尬,小心翼翼地说道。
“二位大人,小人是否继续开工?”
二人这才回过神来,殷正茂连忙起身,尴尬一笑说道:“先生请继续吧~”
他拱拱手,丝毫没有看轻的意思。
织工有些慌张,可一坐上织机便变得沉稳起来。
与此同时,另外一旁的普通织机,也同时开动起来。
“哐呲哐呲”
“哐呲哐呲”
声音不绝于耳,织工显然习惯了日常劳作,一个时辰不过是轻而易举,可站在他们身旁的二位地方大员,脸色却越发凝重起来。
适才不太明显,可这会儿,二人哪里还看不清楚,在那织工脚边的篮子里头,天工纺织机的产量很明显多出了一大截!
虽肉眼看不出具体斤两,可二人心中却已然有了答案。
海瑞看着天工纺织机脚下,那越发堆积起来的丝,实在是有些令人感到震撼。
他声音越发变得低沉,对身旁的殷正茂询问说道。
“殷抚台,尔时常读那什么万历新报,可知道此机若能够普及,将给江南百姓带去何等影响?”
殷正茂愣了一下,他仔细思虑一番说道。
“衣食住行乃民之根本,这衣是排在首位的,人需衣物蔽体,寒时需衣保暖。
自古以来,布、绸缎便是珍稀之物,能比银钱、黄金。
江南冬季温暖,可全国又有几处江南?
每每遭逢冬日之时,忍饥挨饿是个坎,可天寒地冻也是个坎。
若能有此法惠及天下,不知多少黎民百姓受益!”
海瑞又有疑问说道:“然谷贱伤农,照着那经济学法子,丝市价岂不是要一落千丈?”
“这”
倒是涉及到殷正茂的知识盲区了,毕竟他仅仅是学了经济学的一点皮毛而已。
张简修早就听到二人交谈,颇觉得有些好笑地说道。
“幼稚至极!谷贱是伤农,那是粮食流通的问题,地方粮食过剩自然价目低。
可若是将多余的粮食、丝,通过漕运海运售卖出去,便能够极大缓解问题。”
他吐出几片瓜子皮。
“整体来说,丝价目自然是下降的,可受益的是普通纺织的百姓,他们能够买得起更多的丝布,与此同时,参与到纺织生产的小作坊也会受益!
经济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有个正确的引导。”
对着两名地方大员一阵教导,张简修觉得心情十分舒畅。
而殷正茂和海瑞面面相觑,却再也没有一点儿轻视的意思,在心里细细琢磨着此番言语。
很快,一个时辰便过去了,织机同时停下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眼神都看向了篮子中。
天工纺织机下篮子里堆积如山的丝,几乎已然令这场比拼,再也没了任何悬念。
可众人还是拉来了杆秤,分别将篮子上杆秤一量。
所有人都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
织工们小心翼翼,将篮子分别挂在杆秤上,很快便出了答案。
“禀告三位大人,纺织机生产丝为一斤二两。”
这名织工,操控着普通纺织机,篮子里头的丝不太多。
“已然不错了。”海瑞点点头说道。“如此手艺已然超过大部分农户了。”
按照他的经验来说,眼前这位织工非但没有偷奸耍滑,反倒是十分卖力,甚至靠着他高超的技艺,比平常百姓多纺出了一倍的丝线。
“禀告三位大人,小人持天工纺织机,一个时辰纺丝为九斤八两。”
手持天工纺织机的篮子,这织工竟还颇为愧疚的样子,挠了挠头说道。
“还请大人们恕罪,小人身体不佳,手艺有些生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