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英惊呼了一声,没想到对方会将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
李时珍与杨济时二人面面相觑。
确实如张允修所言,这“膝胸卧位”无非是让妇人每日坚持一些动作,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是否有用,过段时间便很快会有结果了。
李时珍叹了一口气。
若是换个人,跟他提什么以动作,能够令胎儿胎位倒转,他非得冲上去好好教训一番,斥责对方是“妖言惑众”。
可这是张允修提出的,那便就是大不相同了。
这位可是现代医学真正的奠基人
仁民医馆绝大部分的研究内容,都是张允修所提出并非把控方向的。
于现代医学理论上,他说的话就是权威。
从前,李时珍还有些顾虑,凭着自己的那套,可后来事实证明了。
张允修一直都是对的。
杨济时面色古怪的样子,却早已习惯张允修时不时提出一些,超越常识的构想。
他笑着看向张兰英说道:“张娘子,你也不必紧张,照着师尊所说的话做便是。”
张兰英狠狠地点点头,朝着几个人连连鞠躬。
“张先生,李先生,杨馆长,俺定然是竭尽全力!”
她眼睛里头渐渐闪烁出亮光来。
此后数日里,张允修几乎是足不出户,躲在仁民医馆的书房内,创作编撰《产科千金方》。
自古至今,子嗣绵延乃宗族根本,上至皇室宗亲、达官显贵,下至乡野百姓、寒门庶族,皆视传宗接代为头等大事。
那句“断子绝孙“的詈骂之所以广为流传,正是源于此根深蒂固的传承执念。
故而,这“妇产科”必定是大明医学发展绕不开的话题。
若仁民医馆能在这领域取得进展,那不单单是赚取到更多的银子,更加重要的是救回到无数的性命。
张允修这《产科千金方》,就是基于各种后世的妇产科常识和细节进行编写的。
他倒不奢求,女医们短时间内能够达到后世的医疗水平。
可只要能够超过那群“经验主义”“用偏方迷信”的稳婆,便已然是善莫大焉了。
譬如大明眼下很是盛行的“产房秽气重”,要紧闭门窗、遮挡光线甚至禁止清洁产房等等。
可以说,很大一部分古代的医疗事故,皆是因为这种陋习和愚昧的观念。
稳婆们往往喜欢使用催产药物,亦或是直接对胎儿生拉硬拽等等。
不管是在医馆内的各类诊断,还是在产科之中,科学常识的普及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编撰之余,张允修还会时常为医馆女医们答疑解惑。
“先生,您所言创造无菌环境之理,小女尚有困惑“
“先生,胎位不正之医理,能否再详解一二.“
这些日子以来,张允修被六七十名女医们成日里追着提问,其求知若渴之态,比起从前医学院里头的大夫来更甚。
两辈子来,张允修被这么多女子疯狂“追求”,这还是头一遭。
可没有办法,为了能够培养出今后大明妇产科的骨干力量,他只得硬着头皮上了。
特别是宫中怀有皇嗣,总不能让医馆内的男大夫,去给皇妃贵妃看妇产科吧?
即便是在后世,妇产科里头有男医生,也有不少病患感到不适,更不要说在封建礼教森严的明朝了。
这女医是必定要培养出来的。
今日,张允修的书房里头,又来了一名女医,她轻轻敲门,待到走到张允修面前,行礼完毕,这才怯生生地说道。
“先生,这会阴侧切之术,学生有些不明白.还望您能指教”
听闻此言,张允修不由得有些讶异,抬头看向对方。
这名讳刘婉儿的女医,相较于其他人脸上略显白净清秀,一看便出自书香门第。
可让张允修意外的,并非是她的样貌,而是她所问的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