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破釜沉舟徐阁老
明月高挂,二人也重新策马回到队伍之中。
“小子!上马!”
朱应槐纵马将那学徒陈洪给拉上马鞍,后者一声惊呼,却好奇地趴在马背上,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颠簸之中,陈洪看到了身后一辆又一辆的马车,队伍浩浩荡荡的。
他不免发出一声询问说道:“师父,我们这西山剧院,跟那京城的国子监比起来如何?”
朱应槐不比陈洪大几岁,可如今说起来话来,也有几分长辈的样子。
“嘿,别瞧不起咱这戏班子,我等非是什么下九流,我敢担保,咱们这西山剧院今后,不比上场杀敌来得差!”
以朱应槐的眼界,不难看出张允修设立西山剧院的目的,加上此次江南之行。
可以说,只要今后这新政成了,西山剧院绝对是脱不开的。
“咱们后头要去哪里?”
朱应槐不耐烦地回答说道:“小子!后头我们便去南京,带你看看陪都繁华,也见见我等师尊是如何惩治宵小之辈!”
“师尊?那我岂不是要叫师公?”陈洪不到十岁的年纪,硕大的脑袋跟身子比起来还不太协调。
“师公?”朱应槐颇为不满的样子,一巴掌拍在徒弟脑门上。“倒也是你能叫的?莫要平白攀附关系,这天底下想与师尊攀附关系的人多了去,你算是哪根葱。”
陈洪有些委屈地缩了缩脑袋,掰着手指头算了又算说道:“这辈分也没错啊~”
松江府华亭县。
一匹快马径直停在徐家大门之外,家丁跌跌撞撞地冲入府内,口里还喊着什么。
“不好了!不好了!我要见老爷!快带我去见老爷!”
一个时辰之后,徐阶身穿白色里衣,身上披着一件披风,面容憔悴的样子,重新端坐在了大堂之上。
堂下分列坐着王世贞、王锡爵,以及徐璠、徐琨两个儿子。
大堂内的气氛颇为压抑。
徐阶想要抬起手边的茶盏喝上一口,可这手腕却是不受控制发抖,弄得这茶水已然洒了一裤子。
“混账!”
只听“砰”地一声,他手中茶盏被狠狠投掷在地上,茶汤四溅,令端坐在下头的四人身子不免打了一个寒颤。
长子徐璠面露担忧之色,连忙上来,用袖子为老父擦去身上的茶汤,重新将自己的茶给徐阶安稳地递上。
一番波折之后,徐阶才终于喝上了茶,他白色胡须沾了些茶渍,脸上面容越发铁青。
眼见于此,徐璠立在一旁,不免提醒着说道。
“爹爹您已然有三四日没睡好了,不可再大动肝火。”
以徐阶的年纪来说,徐璠还真怕他一瞪眼,便就此厥过去。
虽说他也想着老不死的早点去了,自己便能够继承下这偌大的家产。
可万万不该是这个时候,如今朝廷来势汹汹,张家父子更是不留情面,已然闹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若是徐阶就此撒手人寰,那还有谁来将江南这盘散沙给聚合起来?
江南士族本来就各怀鬼胎,若非有徐阶这等人在,还真没有团结一致,去对抗朝廷。
“不再动肝火?”徐阶却还是咬着牙说道。“老父却也想着合眼,可一合眼便见尔等被那黄毛小儿耍得团团转,如何能够安心下来。”
他面容通红的样子,当即发出一阵又一阵的咳嗽。
徐璠连忙又取来一碗老参汤,给徐阶服下之后,这才有一些好转。
“徐公,这也不怪我等。”王锡爵连连叹息着说道。“谁知那张士元招数频出,竟然搞出个什么戏班子,各处去传播什么新政、借贷法,百姓们信了那戏里头的东西,也对于那海刚锋越发推崇,我等让生员士子前去各处讲演,根本就是无用!”
这些日子以来,江南士族们在各地发动士子闹事,希望以此来令朝廷忌惮,首当其冲便是南京巡抚衙门。
为了此番起事,江南士族们可谓是精心谋划已久,先是在巡抚衙门外,将一干事情闹大,再令江南织工们率众起义,特别是要将那江南织造局给彻底铲除,紧接着便是会有无数生员积极响应,撰写檄文、串联乡绅共同起义,以万民书直接请愿。
在士绅们的构想之中,这样的一套措施下来,即便是张居正也无法再坐视不管了,为了江南不动乱,朝廷必然要与江南退让一二。
至于今后要处置,无非是将几个织工,还有那些上头的生员,给推出去顶罪罢了。
这样的构想不可谓不完美,可在执行层面上,却是出了大问题。
在应天巡抚衙门门口,海瑞中得那一刀,原本是想要闹出更大的乱子,却不想无意间,让更多百姓看到了海瑞的刚直与清明。
加之近来民间四处教化宣传的西山剧院,海瑞的名头在江南可以说,到了一种无可复加的程度。
就这样一名官员,他四处为百姓宣讲,四处去解决生员动乱,没有裹挟而来的百姓,江南士族们如何能够成事!
提及此事来,王锡爵也是咬牙切齿。
“而今,我那辰玉孩儿,却已然是不知所踪,怕不是也被那张士元所害,其中仇怨,吾恨不得生啖其肉!”
江南的消息慢了一些,可王锡爵也得知了王衡的情况,这小子为“新学”所蛊惑,离家出走,如今还是生死未卜。
“元驭兄不必太过于着急。”王世贞性子急,可这会儿也安慰起老友来,“辰玉自小便是知书达礼,想来无非是误入歧途,即便是给张士元此子抓了去,想来他必然也不敢干出什么出格之事,待到此事了结,我陪你一同前去京城.”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似乎将江南之事忘记得一干二净,对于他们来说,这江南之事固然重要,可膝下之子,显然是更加重要的。
“够了!”徐阶发出一声嘶哑的声音,他抬眼看向二人说道。“还在这般小家子气,若是江南没了,你我可还有什么好下场,眼下之事才是最为要紧,这江南织造局若再推行下去,你我麾下产业又该如何推行?
此中症结,已然是不死不休!”
天工纺织机的恐怖效率,起初徐阶等人还是不太相信的,可当他们寻了一台机器试验一番,立马便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这等将近十倍的纺织机,简直就是在刨江南士族们的根基!
若百姓们人人皆是能够用上这机器,他们这些开设工坊铺子的士绅,可还有什么赚头?
偏偏这张允修,还推行什么“借贷”之法,限定每户一台机器,对于士绅商贾几乎没有任何优待。
士绅们得不到那纺织机,也不知怎么去仿制,唯有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