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爽朗一笑,一如当年周侗见到他少年时的自己一般,不愿美玉蒙尘,收了自己为不记名弟子,传了自己拳脚功夫。
如今自己收这个少年做弟子,想来也算是薪火相传了。
“我现在就在赵將军手下当职,你拜我为师,自然也是要参军训练,如此一来,怎会有衝突?
何况你拜我为师之后,日后若是上了战场,为师也好对你照顾一二,免得刚收了个弟子,转眼间倒在战场上。”
赵权听到武松想要收杨再兴为徒,心里暗自感慨命运这玩意还真是奇妙。
一旦將时间线打乱后,很多故事的走向就开始变得越来越有趣了。
至於武松收杨再兴为徒,赵权当然赞成。
杨再兴报名参军,参的是自己的军,归属於自己阵营的人,一旦武松成了他的师父,那么多了这层关係,日后就是拉拢武松,也多了个保障。
想到这里,赵权笑著拍了拍还在愣神的杨再兴。
“还愣著干什么,还不快叫师父?”
“要知道你眼前的这位,可不仅仅是打虎英雄这么简单,他的师父是前前任八十万禁军教头,手底下教出几个徒弟。
一个是號称枪棒天下第一的卢俊义,一个是接任了八十万禁军教头一职的林冲,一个是拳打镇关西的鲁提辖!”
嗯……还有一个更是重量级,是那位差点带著南宋绝地翻盘的岳鹏举!
当然这句话赵权没有说出来。
不过即便如此,杨再兴一听到自己即將有一位这么强悍的师祖,以及好几位师伯,当即朝著武松纳头便拜。
“师父在上,受徒儿一拜!”
砰砰砰!
杨再兴对著干硬的地面就是接连三个清脆的响头,让武松心里乐开了。
“好!从今天起,我武松也是有了亲传弟子的人了!”
这个时代,拜师传承是不亚於家中生子添丁的大事。
有了亲传弟子,就相当於自己的衣钵有了传承,自己代表的这一门有了后!
没有人愿意自己这一门的传承在自己的手里断了香火,以后若是入了土,那可是没脸去见师父师祖的大逆不道之事!
所以收了杨再兴这块美玉做徒弟,武松甚是高兴。
亲眼见证了这一幕的围观群眾,目睹了这个少年拜师大礼完成后,立即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恭喜打虎英雄得一良才!”
“这是好事儿!”
“真叫人羡慕啊!”
赵权见杨再兴和武松的拜师礼完成,便带著一行人在城东逛了一圈,视察了开商禁和徵兵报名的情况。
一圈走下来,赵权心里颇为惊讶。
自己还是小看了开宋辽商禁对於那些宋朝境內商贾的诱惑力。
从那些负责通商事宜的小吏处,赵权得知了除却济州境內原本的商贾之外,很多周边的商人都闻讯而来。
並且还有著更多南方的商人,正在赶往济州的路上。
自己开商禁,到时候只要打通入辽渠道,建立坊市,只要稍加运作,那么收取的商税抽成,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另一边,跟著武松回军营的杨再兴,忍不住朝著自己的这个师父问道。
“师父,为何先前您会开口阻止我和赵將军切磋?”
听到杨再兴的疑问,武松似乎想起来什么伤心往事。
“和他交手?”
“你知道当时这位赵將军上梁山之前,『一桿梨白缨枪,挑了半数梁山汉』的事么?”
杨再兴听到武松这句话,心里无比震惊。
原先在济州城里只是从瓦子里听说过这位赵將军擅长奇袭作战,也擅长砍人脑袋!
没想到他竟然还做过这等骇人听闻的事情!
一桿大枪就挑了半数的梁山好汉,他真这么能打,那还是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