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一封从东京开封府方向传到辽地的大宋北伐檄文,放到了辽国女帝的案头。
和爭相传看的耶律大石、奚王萧干不同,赵权心里对宋朝北伐的事情早有预料。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竟然因为自己早早的杀掉了童贯的缘故,导致了这一次主导北伐的人,变成了同为『北宋六贼』之一的王黼。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和王黼一起北上伐辽的人,竟然是西军指挥使种师道,还有原海州知州张叔夜。
如果有选择的话,赵权实在是不愿意和这两位正面衝突。
倒不是因为怕打不过,而是这两个人和大宋的其他將领不一样,都是属於正面形象的一类。
“正如赵先生所料,宋人已经快要坐不住了。”
大奥野做了一段时间的皇帝之后,也开始慢慢带入角色,从大宋发布的北伐檄文中,她也看出了不少的问题。
“只是不曾想以宋之富,竟会从宋人百姓身上搜刮钱財,用以军餉开销。”
赵权也知道这件事,甚至知道的比其他人都清楚。
只是他不愿意解释而已,宋廷信奉的一直都是『再苦一苦百姓』的策略。
纵观整个宋朝对外,从雍熙北伐开始,到签订澶渊之盟、再到庆历和议、再到后来的绍兴和议,无不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这一点。
宋朝对外,无论是打输了还是打贏了,都选择用给钱来结束战爭。
但是钱从什么地方来?
朝廷不能生钱,所以到最后都是从老百姓的身上出的。
这也是为何从北宋建立的一开始,一直到南宋灭亡,宋朝的百姓一直过著民不聊生的苦日子。
宋朝是富有,但是这不代表百姓富有啊!
朝廷的钱怎么来的,还不是从百姓的身上,变著样搜刮来的!
不然为何北宋末年期间,一直不间断的有百姓起义?
你一整个宋朝,对外打输了,赔钱,美其名曰岁赐;打贏了,还是要赔钱,换个名称,不叫岁赐,改为岁幣了!
最后实在打不过人家,赔的钱又成了『岁贡』。
“宋人北上伐辽之事,诸位无须担心,我会自行处理。”
“倒是析津府內如今种种新政,务必要一丝不苟的严格执行下去!”
“除此之外,我已经命人暗中打通了幽州与登州之间的商贸。若是析津府內有缺少物资,可整理上报后,由专人採办!”
当初赵权特意让阮小七回一趟登州,就是为了这件事。
好在有著杨邦乂和林冲等人的配合,海路商贸通道很快就打通了。
整条商道由阮氏兄弟三人,领登州水师,为整条海路商道保驾护航。
不要意外,这个时候的北宋,是有海盗存在的,而且北宋时期的海盗不是一般的猖獗。
早在赵光义时期,宋朝为了打击不法走私和保护海岸安全,就对各地沿海实行了海禁。
那个时候所有大宋的百姓,都要经过设立在沿海当地的市舶司同意,才能出海捕鱼或是出海经商。
这样一来,也就导致了市舶司这个位置,往往成了当地贪腐最严重的部门之一。
直到后来宋神宗时期,宋朝才开始取缔了海禁,让宋朝的海路贸易,逐渐迈上正轨,也正因如此,促使沿海地区生出一大批海盗。
对於赵权的这一点安排,无论是耶律大石还是李处温,都没有意见。
这个时候,能够得到其他地方的助力,无疑是一股增强自身实力的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