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就相当於把他们一个月的工资,翻了个倍嘛!
只不过,年纪大的人,不信这套。
人群中,那个织毛线的老大娘,这会儿就开始碎碎念起来:
“你们这帮小年轻,眼皮子浅的跟水坑似的。那人家厂里,工资开的是高,耐不住人干活多啊。而且在咱们厂里,吃饭、住宿、子女上学、治病的问题,都给你们解决了。”
“你放眼去打探打探,那新开的农机厂,有这本事吗?要我说,安安稳稳,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多好,何必去那里去捡那几十块?”
老大娘说这话,其实也不是没道理。
至少这会儿,大部分人听到她的话语后,多多少少打消了去新农机厂看看的念头。
不过,人群中,还是有一部分萌生了不一样的心思。
一个月五十块的工资,还有各种奖金。
最关键的是……多劳多得,按劳分配。
不用担心被人抢功劳,也不用担心努力都是白用功。
这难道不比眼下死气沉沉的东方红农机厂要好?
……
振兴侨谊农机厂。
也就是陈振东刚建立起的草台班子。
在这一段时间的发展下,厂子的雏形已然形成,而原本的草台班子,也隨著规模扩大,愈发像模像样起来。
此时。
老邵看著新鲜出炉的一辆小型手扶拖拉机,他一直以来老实谦逊的面容上,此刻却露出无比灿烂的笑容。
陈振东也看著这个铁疙瘩。
即便还没有喷漆,但是从这辆手扶拖拉机的外形上面来看,紧凑型的框架、可摺叠的操作杆、发动机和传动链上面的防护罩设计,都体现出这帮技术员和技术顾问的巧思。
他们並不是没有能力研发新东西,只是原先在东方红农机厂的环境中,根本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尤其是老邵,此刻对著这辆新產品,更是侃侃而谈,大有说上一天一夜的架势:
“陈老板,这款小型手扶拖拉机,在动力系统方面,借鑑了mt3-80的d-249四缸柴油机的平衡轴技术,即便是缩缸后,也依然能够提升功率。”
“同时,我们还参考了mt3-80的冷启动技术,移植到小型机后,简短了启动时间,大大方便了操作过程,更变得更加耐造……”
当然,说来说去,小型拖拉机最大的优势,就是体积小,造价便宜。
不过话说的再好听,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溜溜。
那边的陈立民见状,就顺势开口:
“陈老板,咱们马坡屯刚好有代耕的活计。要不……咱拿这拖拉机试试?”
此话一出,农机厂里面的所有人,几乎都是目光灼灼地看向陈振东。
他们也想要知道,这模仿了苏联拖拉机的新產品,究竟能不能在县里的国营厂子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產品好,卖得出去,厂子效益就好。
而厂子效益好,最终得益的,还得是他们这些职工。
陈振东也没卖关子,直接开口:
“咱们说好,那没用。咱得去老乡看看,他们说好,咱们的產品,才算是真正的。”
“农机厂,农机厂,咱们的厂子,还得是根植在农民同志的群体中。老百姓的口碑,那才是真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