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这种事情,王建国也没有在京城多待,第二天便回了东北。
此时已经是九月份了,卡秋莎再有一个多月就要临產了。
这一个多月里,王建国哪里也没去,就在家里陪著卡秋莎和老娘。
时间过的很,转眼间便进入了十月。
“大果子,还有几天卡秋莎就要临產了,你们是打算在家生还是去医院?”
这天,吃过了早饭,老娘看著王建国询问起来。
因为在这个年代,村里人生孩子都是在家里生。
村里有专门的接生婆,经验也很丰富,只要在临產前把接生婆叫来就行。
村里人还没有人去医院生孩子的,因为他们捨不得那个钱。
老娘之所以询问王建国,是因为他们家里不差钱。
毕竟,村里的条件和医院根本就没法相比。
“娘,我和卡秋莎已经商量好了,去医院生,这两天我们就会去县医院。”
女人生孩子可是大事,无论如何,王建国都不会让卡秋莎在家里生。
医院不光卫生条件好,主要是有任何的危险情况都有医生在。
以前,村里的女人在家里生孩子,也不是没有人因难產而死。
这种事情,如果是在医院里,根本就不会发生。
“嗯,娘也觉得应该去医院,还是医院里保准。”
听了儿子的话,老娘也是笑著点头,她可不想自己的儿媳妇儿出什么事情。
“呵呵呵,看卡秋莎显怀的样子,应该是双胞胎。”
隨后,老娘看著卡秋莎比別的孕妇要大很多的肚子,抑制不住脸上开心的笑容。
虽然没去医院检查过,但王建国我也觉得应该是双胞胎。
“娘,要不咱们收拾收拾,今天就去城里住。”
看了一眼自己的媳妇儿,王建国然后又看向了老娘,他觉得还是提早去医院比较好。
反正自己在城里也有房子,住著也方便。
“行,那咱们收拾收拾就走,家里就交给你舅舅和舅妈了。”
老娘笑著点了点头,当然不会有別的意见,反正家里的事情也有人照看。
於是,吃过了早饭之后,收拾了一些东西,王建国便开车拉著媳妇儿和老娘去了县里。
到了县里,先把媳妇儿和老娘安置在了服装店的后院,这里比较清静一些。
然后,他便去了县人民医院,提前办理住院手续。
“您好,我想办理一个单间病房,我媳妇儿马上要生產了。”
王建国来到医院,找到了妇產科的医生,说明了来意。
王建国不差钱,所以他想要一间条件好一些的单间。
“行,没问题,我给你开单子,你去交钱。”
妇產科医生笑著应道,反正妇產科现在还有一间单间空著。
於是,王建国便拿著单子去门诊交了钱。
人民医院,住院部二楼二零八房间,就是王建国给媳妇儿定下的单间儿。
交了钱之后,他过来看了一下,单间的条件確实很好。
单间面积很大,分成了里外两间,里面是病人住的房间,外面是一间会客厅,有著一套大沙发,还有单独的卫生间。
单间的条件是好,但费用也不便宜。
在这个人均工资几十块钱的年代,这个单间一天要五块钱的费用。
王建国先交了半个月的钱,不可能媳妇儿生完孩子就回家,要在医院里多养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