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是苏组长捣鼓出来的,能让屋里跟春天一样暖和,还特省煤!”
“真的假的?咱家那破炉子,一晚上得添三四回煤,烟燻火燎的,屋里还跟冰窖一样!”
在眾人的议论声中,苏棠神色平静地走上前,亲自操作。
她只往炉膛里放了区区三块煤饼,然后用火柴点燃了引火的木屑。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那炉子非但没有像老式煤炉一样冒出呛人的黑烟,反而只见一缕几乎看不见的青烟从烟囱里飘出,隨即消失不见。
不到五分钟,连接著炉子的那排暖气片,就开始散发出融融的热意。
“哎呀!热了!真的热了!”离得最近的一个军嫂忍不住伸手摸了一下,烫得赶紧缩回手,脸上满是惊喜。
耿向东拿著一个温度计,高声报数:“室內温度,十五度!十八度!二十分钟,已经达到二十二度了!”
人群“轰”的一下炸开了锅!
零下十几度的天气,屋里能到二十二度,这是什么概念?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神仙日子!
更让大傢伙儿震惊的还在后头。
苏棠拧开炉子侧面的一个水龙头,一股滚烫的热水“哗哗”地流了出来。
“我的天!还能烧热水!这以后洗脸洗菜可就方便多啦!”
战士和家属们彻底疯狂了,眼睛里冒著光,恨不得现在就把这宝贝疙瘩给抬回家。
人群的后方,周怀安背著手,脸上掛著他那標誌性的温和笑容,看著眼前沸腾的景象,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却愈发深邃。
……
就在量產计划即將正式启动的前一天,周怀安突然在军区常委会上,提出了“异议”。
军区常委会会议室,气氛严肃。
钱学东所长刚刚激情澎湃地介绍完聚热循环炉的重大意义和量產计划,提议立即下拨专项资金,全面铺开生產。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周怀安便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开口了。
“钱所长,同志们,对於聚热循环炉项目的重要性和苏棠同志的杰出贡献,我个人是举双手赞成的。”他先是给予了高度肯定,隨即话锋一转,“但是,我们是不是应该更严谨、更负责任一些?”
他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常委。
“这个炉子,事关我们整个藏区十几万军民的取暖安全,更是一项具备重大国防潜力的技术。我认为,在技术安全性和智慧財產权归属问题上,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苏棠同志虽然功勋卓著,能力超群,但我们必须承认,她毕竟不是我们体制內的专家,她的出身……也比较特殊。”
“如此重要的国防核心技术,完全交由她个人主导,从保密条例和组织原则上来说,是不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啪!”
钱学东所长的茶杯重重地顿在桌上,滚烫的茶水溅了出来。
“周政委,你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