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能无限的把圆周率说下去。”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即便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也依然没看到这串数字的尽头。”
“而在当时那个没有计算机的时代,想知道圆周率3.14后面的数字,就要进行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计算。”
“可能你算了好几年年,就只算出后一位。”
“然而,拉马努金却能无限地把这个数说下去。”
“这也就诞生了一个问题,拉马努金会不会是靠背诵记录的?”
“然而,拉马努金背诵出的数字长度远超当时算出来的圆周率数字长度。”
“拉马努金,就不停的背诵圆周率。”
“而后世验证发现,拉马努金背诵的这些数字,居然都是对的!”
“虽然不得不承认,印度人在算数上有天赋。”
“但一个极长的无限不循环小数,他们是算不出来的。”
“这个数字,靠简单几个公式,是不可能算出来的。”
“而且,这样巨大的计算量,足以让任何数学家都陷入癲狂。”
“圆周率靠后的数字,就是一个在当时算不出来的东西。”
“然而拉马努金,仅仅在十三岁的时候见过π一面,他就知道了3.14后面所有的尾数。”
“仿佛,是在背一串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电话號码。”
“在当时那个年代,数学家们认为靠人类算不出来的位数,拉马努金都能背出来。”
“拉马努金声称,这些数字是被印在他的脑子里的。”
“並不是他背的,更不是他算的。”
“拉马努金的数学,都来自於书本上的自学。”
“他认为,学校老师教的数学太简单了。”
“不过,拉马努金这人有个问题。”
“除了数学,他其他的一概不学。”
“按我们现代人的话讲,拉马努金就是偏科。”
“即便是老师逼著拉马努金学,一个最简单的知识他也学不会。”
“所以,长大后的拉马努金在考学上就遇到了状况。”
“由於他严重偏科,哪家学校他都考不上。”
“最后还是因为他的数学太厉害,拉马努金获得了一些奖学金,这才有了进大学深造的机会。”
“不过,天才自然无愧天才之名。”
“拉马努金十岁多上小学,十六岁就上了大学。”
“而进了大学,拉马努金一头扎进了数学里,其他的学科直接被他扔进了垃圾桶。”
“他只研究数学,甚至能做到废寢忘食。”
“但由於偏科,拉马努金拿不到足够的学分,他也就不好毕业。”
“找不到工作,自然没钱。”
“为了生计,拉马努金只好推销自己,到处拉资助。”
“拉马努金拉资助只想找对数学也有爱好的人。”
“於是,他给当时非常有名的三位大数学家,分別写了三封信。”
“在信上,拉马努金详细描写了自己发现的数学公式。”
“而其中一封信,引起了哈代的兴趣。”
“哈代,是当时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也是那时数学界里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