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创造宗教的想法当然很荒谬,没有人会皈依一个只是某天由一个作家拼凑出来的宗教。”
“4h:我们还没有选择长途通信运营商。”
“在人们真的有长途电话运营商,需要打长途电话的时候,这个说法更有趣,但它也被称为 “我们需要支付押金才能解锁信號”,就像你需要解锁有线电视信號才能看电视一样。”
“这实际上只是 2a 的一个变体 —— 它们有 “嘴巴”,但我们没有 “耳朵” 去听。”
“只是它认为我们没有收到信號是因为我们还没有选择运营商或付费解锁信號,这让我觉得这是 “愚蠢的外星人” 的又一个例子,因为如果你在销售產品,不宣传產品的话,你肯定是个十足的傻瓜。”
“不过,这与禁入或自我隔离的解决方案倒是挺契合的 —— 信號是存在的,你可以获取,但它们不宣传,因为不允许。”
“或者,它们认为这是件坏事。儘管如此,它还是存在与非排他性或平庸原理相关的所有其他问题。”
“大多数费米悖论解决方案的问题在於,它们往往围绕著经典科幻小说中那种驾驶飞船外出、然后在某个星球定居的概念。”
“实际上,即使你能找到突破光速的方法,这种想像也可能是有缺陷的,而且总的来说,我们不会出去改造行星,相反,我们更可能去建造行星。”
“这极大地改变了费米悖论的等式,因为我们必须思考拥有高度机器人自动化和近乎无限能源的文明会做些什么。”
“所以首先,我们必须先要细致地聊一聊恆星球。”
“地球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太阳,但太阳释放的能量中只有不到十亿分之一落到了地球上,即便把太阳系里的其他所有行星和小行星都算上,也只有不到百万分之一的太阳能量落到它们上面,其余的能量都飘散到了太空中,完全被浪费了。”
“如果你想利用这些能量,你会希望把整个太阳都包围起来。如此,我们把这个叫做恆星球。”
“从概念上讲,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个围绕恆星的巨大刚性球壳,但这並不是弗里曼?戴森提出这个概念时的想法。”
“当科学家们討论它的时候,我们通常指的是大量的轨道天体集合,范围从巨型旋转棲息地,到巨大的太阳能收集器群。”
“出於这个原因,你有时会听到人们把它们叫做戴森群,以此强调它基本上是一大群较小的物体,而不是一个巨大的刚性壳。”
“但就我们今天的目的而言,这两者没什么区別。”
“我们稍后会討论利用这些能量可以做的一些事情、建造恆星球的方法、建造所需材料的来源以及建造它的原因。”
“目前,重要的是,如果一个文明想要持续扩张,它可以前往其他恆星,也可以在自己的恆星周围发展,或者两者同时进行。”
“戴森困境的核心在於表明,他们既想要两者兼顾,也有能力两者兼顾,而且能在一个对我们来说很长但在宇宙年龄背景下很短的时间內做到。”
“如果一个物种有意愿且有资源,其人口翻倍所需的时间与宇宙的时间线相比是非常短的。”
“不管一个生物的世代周期是只有一天还是一千年,它们都能很快填满空间。”
“只需要 10 代的翻倍,仅仅几个世纪,人口就能增加一千倍。”
“所以,如果银河系中每一颗黄矮星周围都有一个和地球一模一样的星球,而且我们能把人送到那里,那么我们大约在一千年內就能填满所有数十亿个太阳系。”
“恆星球的好处在於,仅仅一个恆星球所包含的居住面积就几乎和整个星系一样多。”
“上个世纪,我们的人口翻了两番,基本上每 50 年翻一番,但即使人口每千年翻一番,我们也会有十亿倍的人口,足以在仅仅三万年的时间里填满一个恆星球或者一个由类地行星组成的星系。”
“相比之下,如果你拍一部从宇宙早期到现在的星系影片,然后快速播放,让它在一个小时內放完,那么你眨一下眼就可能错过整个人类歷史。”
“果你在这种扩张进行的时候再眨一次眼,即使扩张速度很慢,在你开始眨第二次眼的时候,可能看到的是一个孤独的有人居住的星球,而当你眨完眼时,看到的可能就是一个完全被填满的星系了。”
“但如果他们在每一颗所到的恆星周围都建造恆星球,那么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因为星系里所有的恆星都会被恆星球遮挡。”
“即使受到光速的限制,你也能在仅仅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內填满一个星系。如果旅行时间是扩张的瓶颈,那么人口增长即使慢如冰川,也能跟得上扩张的步伐。”
“简而言之,这就是戴森困境:如果一个扩张的文明有能力且有意愿扩展到其他恆星,並慢慢地用恆星球包围每一颗恆星,直到再也看不到任何恆星。”
“而且即使他们需要数千万年才能做到这一点,与宇宙的年龄相比,这也是一段非常短的时间,所以你会认为已经有无数文明做到了这一点。”
“他们本可以占据星系里的每一颗恆星,甚至进而扩展到其他星系。”
“但即使我们星系里没有人达到那个程度,或者没有从其他地方过来的文明,我们仍然能看到数十亿光年外那些 “被啃了一半” 的星系,我们能看到那里正在发生这样的事情。”
“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忽略那些更遥远的地方,仅仅是因为我们从那里看到的光非常古老,我们不认为那里有任何东西有机会进化出来。”
“但显然,我们没有看到这样的情况。”
“就像我们从未收到过其他文明的无线电信號一样,我们也从未发现过一个恆星球,更不用说无数个了。”
“如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两个不同但合理的结论。”
“第一,它们不存在,因为没有谁去建造它们。要么科技文明进化得极其罕见,要么它们在有能力建造这样的东西之前就自我毁灭了。”
“第二,它们要么不能建造恆星球,要么不愿意建造。过一会儿后,我们將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想法以及它所存在的问题上。”
“但首先,有一个简短的补充说明。”
“我们刚刚提到过,你看不到这些恆星是因为它们被包围了,但这並不完全正確,这也是很多人对恆星球本身感到困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