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的时空都在努力找寻倭国,决定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在过去解决倭国,未来的后辈就不用遭受苦难。
行动最快的是大唐高宗龙朔三年时空,天幕播放金陵时,主帅刘仁轨在白江口击败倭寇之后先行一步。
天幕检测到大唐水师主帅刘仁轨白江口之战,是华夏歷史上首次击溃倭寇联军,且主帅刘仁轨改变策略追击倭寇,故进行直播。
李世民有些不敢置信的抬起头,大唐高宗年间,那不就是稚奴吗?
原来歷史上大唐打败过倭国,稚奴好孩子啊,这刘仁轨也很好啊!
来自太宗李世民的点讚!
“哈哈哈,还得看我大唐!”
唐高宗时期,龙朔三年
大唐水师舰队追击著倭国逃窜的残军,经过长时间的追杀,远远的隱约能看到一片陆地。
逃窜的倭船靠近海岸之后,船上的倭寇弃船而逃,根本不敢回望后面追击的大唐舰队。
“大帅,前方是倭国的九州岛肥前地区,根据俘虏说岛上有倭国驻军。”
水师副將向刘仁轨匯报著情报,大唐水师从白江口追著倭寇的尾巴,终於追到倭寇的老巢。
“传我將令,准备放下小船,为大军抢占海岸,建立前沿基地。”
刘仁轨冷静的下军令,內心再愤怒也没有被天幕影响,只不过声音更加冰冷。
鲜血唯有鲜血才能洗刷,倭国就是他刘仁轨证道名將之地,也是为后世受到731苦难的后辈报仇之地。
“大帅,將士们求战意愿强烈,他们想问此战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副將犹豫半晌问道。
“禽兽蛮夷之地,不服王化,反抗大唐,不尊大唐天子,大唐的仁慈不会施捨在此地。”
“末將遵令!”
听到刘仁轨的將令,唐军士兵流出了和善的笑容,手中的唐刀握的更紧了。
与此同时熊津都督府
熊津都督刘仁愿看著手中刘仁轨的请战文书,以及刚刚从长安传过来的天子詔令。
刘仁愿哭笑不得,刘仁轨想打,陛下也想打,合著他刘仁愿是个书信使。
“妈的,被刘仁轨这老小子捞到了,你说老夫怎么就不会指挥水军!?”
刘仁愿看著天幕中刘仁轨威风凛凛的样子,眼目中闪过一丝羡慕,作为將军谁人不想天下闻名。
不过作为大唐的熊津都督,他刘仁愿首要是做好刘仁轨大军的后勤保障,保证大唐的军队不会出现问题。
而且刘仁轨大军人数不足一万,后续朝廷可能还要调度人马过去,他需要提前做好预期工作。
“老夫全都在给他刘仁轨助攻,等他回来,他得拿那珍藏三十年的美酒来谢老夫。”
……
“氏长,氏长,大唐打过来了,打过来了。”
僕从跌跌撞撞的跑进木屋,向正在商议的筑紫氏氏长筑紫大郎匯报。
“纳尼?你说什么,大唐打过来了?”
筑紫大郎抓起僕从先是两巴掌,边打边问,完全不看僕从已经被抽的神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