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
赵福金无比羡慕太平公主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她从出生就在父亲的操控下生活。
如今北方金兵侵扰不断,父亲和兄长都是个没骨头的,畏金人如虎。
若不是自己嫁给的是宰相蔡京之子,恐怕会被父亲和兄长拿去討好金人,听说不少宗室女子被送去金营。
听说金人是草原上未开化的野人,他们之间共享女子,视女子为礼物,隨意侮辱。
唐睿宗李旦有儿子和妹妹为其撑起国家,自己的父亲和兄长都是软蛋,谁来撑起大宋的天下啊?
自己虽为帝姬,但手中权力可能都比不上大唐世家小姐的自由,大宋的未来在哪里啊?
......
【被史学家称为“唐隆政变”的乱局中,有一个名为上官婉儿的女官被李隆基下令斩杀,这位大唐背后的“巾幗宰相”,成为皇权斗爭的牺牲品。】
【太平公主幼年时在大明宫遇见了一生挚友“上官婉儿”,她们一人是高贵公主,一人是卑微奴僕。】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婉儿蒙冤眉心刻了伤疤,太平为她绘下了梅;婉儿最终死於唐隆政变,太平便也在自己的眉心画上梅。】
“婉儿,天幕中在说我们哎,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的友情。”
13岁的太平公主开心的抓起上官婉儿的手,少女之间一见如故,相交倾心。
“公主,谢谢公主为婉儿做的一切,若无公主,可能天幕都不会提起婉儿。”
幼年的经歷让婉儿为人小心翼翼,但是在太平面前她可以放下一切偽装,她们是彼此的知己。
“婉儿,不是因为太平,天幕才提起婉儿,是因为上官婉儿值得,歷史才会记得她。“太平认真的看著上官婉儿道。
”太平,容许婉儿冒犯一次,谢谢你,此生认识你,是婉儿最大的幸运。“
【唐隆政变当天太平没有进宫,中宗李显的遗詔草书是婉儿和太平共同起草,婉儿向李隆基求情,试图证明自己並非韦后党羽。】
【李隆基认为留下上官婉儿必成后患,需彻底清除“后宫乱政”的痕跡,故而直接诛杀上官婉儿。】
【婉儿死后,太平顶著压力替她平反,命人安葬她並赠绢五百匹以表哀伤,后来又编纂她生前的文集,使婉儿的才华得以流转。】
和熹年间
“班师,你说歷史会如何评价我们?史书会如何记录我们?”
邓绥有些感伤的问,歷史从来是不公平的,她佩服后辈太平所作的努力。
“太后,妾身虽然续写《汉书》,但无法控制后人去如何写我们,也许会同太平公主一般吧。”
“朕为大汉付出了如此之多,难道也敌不过史家的笔?女性掌权难道天然就是错误的吗?”
邓绥的声音中带著一丝愤怒和委屈,她接过大汉的重任,一日也不敢懈怠。
上天好似跟他作对一样,洪水、地政、乾旱、外寇连绵不断,朝堂之上的腐儒还一次攻击自己。
大汉假使无朕,如今是否存续都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