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的自信让刘彻心中升起一阵豪气,大唐能做到的,大汉也能做到!
不过前提是將匈奴人彻底打死,匈奴与大汉是两种文明之间的你死我活!
【唐诗三百首,两百忆盛唐!盛唐在唐诗的描绘下,將我们带回到了长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九天閶闔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李白、杜甫、王维、贺知章、岑参、高適、孟浩然、王昌龄、张九龄...一个个我们从小熟悉的名字,用笔墨共同书写了盛世长安。】
【长安在他们的笔下,成为华夏人永远的梦,一个魂牵梦绕的故乡!】
天幕弹幕:
“治世有很多,唯一盛世只有开元,北宋有著很长一段时间文化和经济繁荣,水平也达到活著超越开元的水平,但是军事和影响力不行,文人写出来的东西也没有那种大国自信!”
“文化包容与文化自信才能代表是真的强盛,胡人当朝做官,各民族在长安城和谐共处,根本就没有任何朝代可以匹敌,包括现在。”
“好多人一生都要去看看那个繁华的长安,很多人穷极一生都要去看看长安!”
唐玄宗天宝年间
“太白兄,天幕提起了你,你名流后世了。”
好友丹丘生激动的摇著李白,他就知道以太白兄的才华,就算不为官,也可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李白醉眼朦朧的睁开眼睛,看著天幕中闪过的自己,哈哈大笑了起来。
本来因被天子“赐金放还”的鬱闷,瞬间一扫而过,他本就是洒脱之人,出仕是为了一展心中所学。
李白是大唐的謫仙人,不是天子的填词人!
他不屑於为五斗米而折腰,所以他选择离开了长安。
“痛快,拿酒来,我李太白之才华天地可知,后世子孙可知!”
李白拿过酒壶一饮而尽,摇摇晃晃间看著嵩山的美景,以及陪伴自己的岑勛、元丹丘二位友人,走至台前拿起笔墨,思索片刻后开始下笔。
边写边念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髮,朝如青丝暮成雪...”
宋神宗时期
苏軾苦笑的看著天幕,只因大宋没有统一华夏,每次讲到汉唐盛世,大宋免不了被拿出来比较。
如今自己引以为傲的诗词一道,也被后人批评为没有盛唐的大国自信!
这能怪后辈子孙吗?能被后辈耿耿於怀,更多的是出自於爱,是对大宋不爭气的痛恨!
苏軾自信大宋文脉一道不弱於大唐,但仔细想想大宋缺少了一种汉唐的霸气,那种包容天下的自信。
目光闪烁间,苏軾思索著朝堂之上诸公,有谁有勇气,有魄力能改变大宋?
那个邋遢不修边幅的男子慢慢的浮现在脑海中。
当今之世,唯有拗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