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功成,脱胎换骨。杨不凡回归四合院的日常生活,外表依旧是那个“成熟稳重”了些的技术骨干、学习標兵。然而,筑基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那暴涨了数倍、足以轻鬆覆盖整个四合院甚至蔓延至前后胡同的神识——却如同在他意识中张开了一张无形而精密的天网,將这座方寸之地的所有细微动静,尽数纳入掌控。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仿佛整个世界在他面前剥去了层层偽装,露出了最真实的底色。
无声的监听,尽在掌握。贾张氏的恶毒咒骂与贪婪:** 神识扫过贾家那间瀰漫著劣质旱菸味的小屋。贾张氏正盘腿坐在炕上,一边嗑著从傻柱家“顺”来的瓜子,一边对著空气咬牙切齿地咒骂:“呸!小畜生杨不凡!仗著读了两天书,尾巴翘上天了!害得我家大茂…(许大茂名字让她噎了一下)…害得我们家现在院里抬不起头!早晚遭报应!还有那傻柱,也是个缺心眼的夯货!活该打一辈子光棍!…”她三角眼里闪烁著恶毒的光,隨即又压低声音对秦淮茹嘀咕:“淮茹啊,我看傻柱那饭盒里今儿有肉…晚上你再去要点,棒梗正长身体呢…顺便…看看能不能套套杨小子的话,他最近在厂里又得奖励了吧?…”
刘海中的官迷囈语与算计,后院刘家。二大爷刘海中挺著肚子,对著家里那面裂了缝的穿衣镜,努力练习著“领导派头”,嘴里念念有词:“同志们!这个…啊…当前形势一片大好!我们院…啊…要紧密团结…嗯…”隨即又泄了气,对著镜子里的自己发愁:“唉,杨爱国那儿子越来越出息了,厂里领导都看重…这二大爷的位子…得想个法子压他一头…要不,组织个学习会?我来讲讲…讲什么好呢?”他老婆在一边翻著白眼纳鞋底,嘟囔著“官迷心窍”。
秦淮茹在水池边洗著衣服,动作轻柔,眼神却有些飘忽。神识“听”到她的心声:“傻柱这傻厨子,好糊弄…晚上哭诉一下棒梗没吃饱,饭盒准能到手。杨不凡…这小子现在油盐不进,还总把傻柱推出来挡著…得换个法子…他看重名声,要不…製造点流言?说他对我…不行不行,现在院里都信他…还是得慢慢来,装可怜,找机会…”她拧乾衣服,脸上又掛起那副温婉柔弱的笑容。
傻柱在自己屋里,对著小半瓶散装白酒和一碟生米自斟自饮。神识捕捉到他对著空气絮叨:“…娄晓娥那丫头,也不知道到南边儿咋样了…许大茂那王八蛋,活该!…杨小子是真行!有文化,有本事,还仗义!就是…唉,以后这院里,连个能让我气个半死再踹两脚的混蛋都没了…没劲!”他灌了一口酒,咂咂嘴,又拿起一块生米对著灯光看了看,“嘖,这生炒得火候正好…”
前院阎家。三大爷阎埠贵戴著老镜,就著昏暗的灯光,在破旧的帐本上写写画画,嘴里念念有词:“…上月水费超了三分,定是贾家多用了!得在大会上提出来…给解成补课的钱,得想办法从傻柱那顿饭钱里找补回来…杨不凡那小子,学问大,找他借本书看,省得买新的…”
易中海独自坐在屋里,闷头抽著旱菸。烟雾繚绕中,他的心声带著疲惫和失落:“…这院子,越来越难管了…杨不凡那小子,翅膀硬了,根本不把我这大爷放在眼里…威信扫地啊…养老…以后指望谁?傻柱?被秦淮茹拿捏得死死的…唉…”他重重地磕了磕菸袋锅。
拥有了这张覆盖全院的信息网络,杨不凡处理起四合院的纷扰,更是得心应手,举重若轻。
贾张氏刚起了偷拿公家煤球的心思,还没出门,杨不凡就“听”见了。他不动声色地让母亲穆青“恰好”在院里和负责分煤的吴大妈聊起“今年煤票紧,厂里保卫科要严查私自拿公家煤球的事儿”,嚇得贾张氏立刻缩了回去。
刘海中刚在三位大爷碰头会上提议要组织“全院学习杨不凡同志先进事跡,由二大爷主讲心得”时,杨不凡就“听”到了他的小算盘。他立刻找到厂技术科的李工,表示自己有个技术难题急需请教,希望能占用一下晚上的时间“共同探討”。李工求之不得,厂领导也大力支持。结果刘海中精心准备的“讲稿”还没开讲,就被厂里一纸“技术攻关任务”给搅黄了,气得他直瞪眼又无可奈何。
秦淮茹刚酝酿好情绪,准备晚上去“偶遇”杨不凡诉苦借粮时,杨不凡的神识就捕捉到了她的计划。他提前一步找到傻柱,一脸“忧心”:“柱子哥,我刚才看秦姐脸色不太好,洗衣服都打晃,是不是又没吃饱?她家那情况…唉,我这还有点粮票,你帮我转交给她吧,就说…就说你给的,我怕她不好意思收我的。”傻柱一听,顿时拍著胸脯:“仗义!兄弟!这事儿包我身上!保证让她吃上饱饭!”结果秦淮茹的“偶遇”变成了傻柱的“雪中送炭”,让她一肚子准备好的话都没机会说,还得强顏欢笑感谢傻柱。
听到傻柱喝酒时的落寞自语,杨不凡第二天“恰好”弄到了两张內部电影票(签到所得),塞给傻柱:“柱子哥,厂里发的,讲战斗英雄的,你不是爱看这个吗?晚上叫上院里几个小年轻一起热闹热闹?”傻柱顿时眉开眼笑,把昨晚那点小惆悵拋到了九霄云外:“嘿!好兄弟!够意思!”
然而,在这张信息天网中,唯有一个地方,让杨不凡的神识感到一种无形的阻力,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只能泛起极其微弱的涟漪——后院聋老太太那间小小的屋子。
每次神识扫过那里,都感觉像是进入了一片温暖、寧静却又深不可测的迷雾。能模糊感知到老太太在屋里缓慢活动(比如摸索著倒水、或者只是静静地坐著),却无法像探查其他人那样清晰地“听”到她的心声或自语。老太太的存在本身,就仿佛一个天然的敛息阵法,隔绝了外界的窥探。
这非但没有让杨不凡不安,反而让他对这位深居简出的老祖宗更加敬畏。他確信,聋老太太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她或许早已察觉了自己的“不凡”,只是选择了沉默。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让杨不凡在处理后院事务时,也下意识地更加谨慎和尊重。
拥有了“全知”般的能力,杨不凡並未滥用,也没有沉溺於这种掌控感。他深知,力量越大,责任越大,暴露的风险也越高。这份神识带来的信息优势,对他而言,更像是一面精准的预警雷达和一份高效的情报简报。
它帮助他提前规避风险,將麻烦扼杀在萌芽。
它让他洞悉人心,在复杂的四合院人际关係中精准落子,引导局面向有利於自己和家人的方向发展。
它更让他看透了这方寸之地的人性百態——贪婪、算计、懦弱、直率、温情…这一切,都成为他磨礪道心、体悟红尘的资粮。
他依旧是那个低调內敛的杨不凡,上班、学习、帮母亲做家务、陪妹妹玩耍。只是偶尔,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他的嘴角会微微勾起一抹洞悉一切的淡然笑意。
四合院依旧喧闹,鸡毛蒜皮仍在继续。但在杨不凡筑基后的神识笼罩下,这座小小的院落,再无秘密可言。他如同一位隱於幕后的棋手,执子无声,落子从容,將这座方寸之地的风云,尽数掌控於指掌之间。信息,便是他在这市井红尘中,最锋利的矛和最坚固的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