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道筠又做第二帖,此帖大如斗,字数、气象远不是《泊光口》可比。
此帖名《春秋》。
儒家五经之一,號称礼义之大宗的《春秋》。
百丈玄龙奔袭而来撞击春秋字帖,顷刻间自毁,定秦剑暗淡些许去而復返,落入李景源手中。
李景源凝望著这本《春秋》字帖,却与正统《春秋》不同。一部《春秋》史,一万八千字,言简义深,婉而成章。而谢道筠缩写的春秋最多一万字,余下的八千字去了哪里?
莫不是被谢道筠给刪改了?
谢道筠轻声道:“我这帖《春秋》,不是儒家圣庙中供奉的五经《春秋》,而是老师刪改后的《春秋》。”
李景源眉头皱的厉害,孔圣人做的《春秋》已经是微言大义。儒家贤人言:“《春秋》之称礼义之大宗也,微而显,志而晦,直书其事,善恶自见,非圣人,谁能修之?”
难不成老夫子成圣了?
春秋字帖一万字熠熠生辉,字字夺目,天地间的浩然之气响应这篇儒家奇史,铺天盖地涌来。
李景源耳边想起琅琅书声,心神恍惚间,一瞬大梦春秋去。
谢道筠淡然道:“王朝可兴衰,浩气需长存。”
老夫子所改《春秋》大意便是这句王朝可兴衰,浩气需长存。
李景源若是不能明白这部《春秋》大意,便无法从大梦春秋中醒来。
梦而游春秋的李景源帝心坚定,有三家宝藏护心神,他从未被春秋浩然意影响,在这不知深浅的虚偽梦境中笑了。
这帖《春秋》要让他做那被滚滚大势裹挟,隨波逐流的春秋一人,亲身体会春秋五国兴衰,明悟春秋道理。他偏不,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春秋五国的兴衰与他何干,什么春秋道理与他何益。若是真置身於春秋,也是逐鹿春秋的霸王。
你让我明悟春秋道理,我便让你见见帝王霸道。
他去了一国,从军入伍,建功立业,握住军权后取国君而代之。而后厉兵秣马,穷兵黷武,携武德充沛的万胜之师横扫春秋诸国。杀伐天下,屠灭诸国,让这座春鞦韆千万百姓是十不存一。
扫灭天下后登基称帝,定下大秦国號,做了那春秋唯一帝王。
至此李景源终於睁开眼睛,这帖春秋浩然意被他另闢蹊径的破解了。
杵剑而立,微抬的头颅眯眼傲然看著神情错愕的谢道筠,轻声道了一句:“我以春秋斩春秋,可还入眼?”
李景源此解剑走偏锋,太过匪夷所思,谢道筠大受震撼,深吸一口气,强行平復震盪不止的心湖,默默写下最后一张字帖。
这张字帖更是稀奇,只有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