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四合院的院墙被镀上一层金黄的光。
易中海坐在院子里,抽著旱菸,眼睛盯著那份摊开的《新青年》报纸。
“你们说……同样是年纪轻轻,为什么人家能这么有出息?”
傻柱一边削著土豆,一边往旁边凑,“一大爷,你是说周三江吧?大傢伙都知道他是个牛逼的战士,当真是看了报纸才知道这人简直离谱。”
许大茂摇著蒲扇凑了过来,眼睛也盯在那张报纸上,“这文章写得也太传奇了吧?八岁加入儿童团,十岁就就上了战场,17年军旅生涯参加大小战役229场?真的假的?”
易中海皱著眉,语气却不像是在质疑,“如果不是有这样的功勋在身,他怎么能有这样的权威。”
周三江到底有多大的能耐,为什么似乎无所不能一直是院子里眾人好奇的焦点,从最开始知道他是高级干部,到后来知道他是六道口分拣厂和京景工艺厂的书记,到后来找他办事似乎无所不能,易峰路和阎解成犯了大错,他想办法送到了大西北,后来又是他出手把两人从大西北捞了回来。
最近一次是院子里的邻居收了他的拖累,他竟然如同许愿机一样,满足了全院各家的一个愿望。从大西北捞人,到分房、安排工作,从提干到临时工转正。从东城到西城,从事业单位到机关部门。似乎没有什么能难住他,他只要答应下来,就能够立刻满足一样。
尤其是最近这次,如果说之前周三江的厉害是在外面,那么最近发生的大字报事件就把周三江的威势体现再来院子里。李保卫,郑耀德,许唯昌,孙大刚,陈三名,院子里后搬来的这五位全部被逮捕,二大妈也被羈押在看守所,似乎所有人都在这场污衊的事件当中被严肃的打击了。
但是院子里的这些人却是心知肚明,二大妈和傻柱说的十有八九没有错。不过是没有人为二大妈鸣不平,尤其是院子里一些上了岁数的,最近更是有意无意的在周家老太太的面前说著周三江不能因为自己的问题就打击报復,这些上岁数的人身上还有一股子耿直的气。
觉得周三江是古代的奸臣一般,仗著权势竟然是让人连真话都说不得。气的周家老太太最近都不出门来了,为什么周三江能够一手遮天,竟然水火不侵一般,哪怕是上级的调查也动不得他的分毫,这个疑问在今天被解开了冰山一角。
《新青年》上最新刊登的一篇报导,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整整四个版面,全部被一篇人物专访给占据了,那篇《那年,那山,那少年》的文章引起了无数人的情怀和崇拜,8岁孤身一人穿越了半个国家,投奔革命,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惜谎称年龄而加入少年团,在担任儿童团团长期间,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在10岁的时候,破格参军。
17年的军旅生涯中就是新中国解放的传奇,大大小小的战役歷经229场。
最终铸就的无敌的威名,在53年,朝鲜战场上,这个所向披靡的勇士最终因为一颗炮弹而终结了自己的无敌之旅,报纸上刊登了这个青年战士经歷的全部战役,那如同瀑布一般密密麻麻的战役名称让每一个了解和不了解的人都肃然起敬,八一勋章、朝鲜勋章以及一等功二等功的功勋更是让所有人都惊奇起来,想不懂这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的人。
这个青年就是周三江,《新青年》用了四分之一的版面,刊登了他的一张照片。
在照片中,他的腿上盖著小杯子,坐在轮椅上,身后是粗壮的槐树,隱约能看到半空中飘荡的槐,远远的能看到大杂院的背景。
青年脸部的线条刚毅,但是表情却非常温和,掛著温柔的笑容,眼睛似乎看著镜头,又似乎穿透了镜头看著不知道那里的位置。这张黑白的照片同样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样一个人间无敌的战士和只能坐在轮椅上的对比,让无数经歷了动乱的老人禁不住落了泪。
槐树和四合院又似乎透漏著战士归家的和平年代。当周三江的身份在文中的末尾被披露出来的时候,似乎全国都被引动了情绪,《新青年》编辑部一天就收到了几千封的来信,没有人想到这样一个传说中的英雄,竟然是之前曾经引起了巨大影响的六道口分拣厂的书记。
有一些了解大字报事件的更是目瞪口呆,想不到那个被指责著卑微齷齪的男人竟然是如此的伟光正。曾经因为李丙先而打响了名气的分拣厂,再次名动全国,这次是因为它的领导者,分拣厂的首任厂长、现任书记,六道口分拣厂的开创者,为全国几千计的伤残弱势群体提供岗位的大爱者。
“这命是真的硬。”傻柱嘴里嘟囔著,“以前就知道周三江能打,现在才知道和他的经歷比起来,又似乎算不了什么了,真是想不到这世上还有人能够在这样的地狱中活下来。”
许大茂凑近了看,点点头,“还真是。我算是心服口服。”
“听说文章一发出来,全国的报社、电视台都在找他採访。”易中海缓缓吸了口烟,“大家都管这点自己的嘴,否则透漏出去周三江住在咱们院,到时候恐怕会闹的鸡犬不寧,安生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可这热闹……也是人家的荣光。”傻柱忽然放低了声音,“就算咱们不说,知道周三江住在这的人不少吧。我最近就看著有人在门口探头探脑的,等著吧,这两天人就得上来了。”
“唉,咱们这小小的院子,可是接不下来那么多人,当初分拣厂的光景我可是看到了,那么大的厂子专门安排了人来接待和介绍,都挤得水泄不通的。”许大茂嘆气,“我看看最近乾脆跟著我爹去乡下放电影吧,正好上面也在宣传什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文化工作者深入到基层中,我这个放映员,大小也算是文化工作者了,应该响应国家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