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工早已在门口等候。
他穿著白衬衫和藏青色裤子,头髮梳得一丝不苟,看上去既严肃又亲切。
“亲家来了!快请进!”罗工热情地招呼,与王开山紧紧握手。
王开山紧张得手心冒汗,结结巴巴地说:“罗————罗主任好。”
“哎,在家叫老罗就行!”罗工爽朗地笑著,接过王开山手里的礼物,“哟,茅台!太破费了!”
王杨氏悄悄打量著罗家的摆设,既羡慕又志芯。
罗诗琪体贴地拉著她的手:“阿姨,来坐这儿,舒服些。”
晚餐比中午更加丰盛:红烧肉、清蒸鱼、炒时蔬,还有一盆王杨氏从没见过的紫菜虾皮汤。
罗工亲自给王开山倒酒,两人很快熟络起来。
“亲家,你们培养了个好儿子啊!”罗工举杯,“建业是厂里最年轻的车间副主任,技术也好,前途无量!”
王开山受宠若惊,一饮而尽:“是组织培养得好—-建业从小爱捣鼓机器,
把家里的闹钟都拆了个遍——”
王建业红著脸打断:“爸!”
大家都笑了,气氛轻鬆起来。
酒过三巡,话题自然转到了婚事上,
罗工放下筷子:“两个孩子情投意合,咱们做长辈的没意见。你们看婚事怎么办?”
王开山挺直腰板:“按老规矩,彩礼—————
罗工摆摆手:“新社会了,不讲那些。我看这样,国庆节办,厂里工会能借我们会议室,摆几桌请亲朋好友吃个饭就行。”
王杨氏惊讶地问:“不要彩礼?”
罗诗琪轻声说:“阿姨,建业给我买了块手錶,就是最好的彩礼了。”
王开山坚持:“那不行!我们王家不能亏待媳妇。”
他从怀里掏出个红纸包,“这是六十块钱,给诗琪买衣服。”
罗工推辞不过,只好收下:“那就这样,国庆节办婚礼。新房就用建业现在住的,我找人再粉刷一下。嫁妆嘛———“
他看了看女儿,“我存了辆自行车的票,给孩子们买辆凤凰牌。”
王建业和罗诗琪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幸福。
一顿饭下来,婚事就这么敲定了。
离开时,王杨氏拉著罗诗琪的手捨不得放:“闺女,有空跟建业回村里看看。”
罗诗琪点头:“一定去,阿姨。”
回到王建业家,王杨氏兴奋得睡不著,跟大儿子念叨:“建业有福气啊,找了这么个好姑娘——”
第二天天刚亮,王建业就起床给父母准备路上吃的乾粮,
王开山悄悄把儿子叫到一边,塞给他一个布包:“拿著,办婚事用。”
王建业打开一看,竟然又是一沓钱:“爸!这———”
“嘘,”王开山压低声音,“別让你妈知道,这是我的私房钱。”
王建业眼眶发热,知道父亲这是把棺材本都拿出来了。
他刚要推辞,王开山就板起脸:“拿著!我儿子娶媳妇,不能寒酸。”
送父母到车站的路上,王杨氏一直拉著罗诗琪的手叮嘱:“建业脾气倔,你多担待他爱吃辣睡觉爱踢被子—”
罗诗琪红著脸一一应下。
王建业在旁边听得哭笑不得:“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