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一个洞口,其他洞口也就是不远了。
不过洞口跟洞口也是很不同的,像是有些洞口,就那样光天化日的暴露於人前,洞口附近也是留了很多痕跡,但洞口內壁却是没有动物进出摩擦出的圆滑。
一般的食草性穴居动物,挖洞的时候,都是依著身材的大小挖进出洞口。
这也是防备其他天敌直接闯进它们巢穴当中去。
所以进出洞口这边,都是因为频繁进出会被摩擦的很光滑。
而那些暴露在外的洞口,则是完全没有动物进出的痕跡。
最关键的,就是这些洞口附近,都有兔子拉的一颗颗如黄豆大小的绿色粑粑,当然也有黄色粉化的。
也就是说明这边的一窝兔子,已然在这边生活很久了。
周远不管这儿是疑穴,还是真的进出口,周远让周恆在不远处扫视全景。
然后他就小心的用泥土以及石块堵著各个洞口。
这个上面,肯定是有惊动的。
地面稍许的震动,都会被这个玩意在洞穴里感应到。
兔子大多是胆小,你只要是轻微的试探,它基本上就是缩在洞穴最里面,不会想著逃跑。
但要是动静太大了,这玩意也是会想著走为上计的。
兔子是典型的晨昏性生物,也就是它们出洞觅食的时间,气温暖和的时候,大多就是在黎明前后与黄昏前后,其他时间基本上不出洞。
冬天那是没办法,毕竟兔子窝里也没余粮。
周远一边堵洞,还得一边观察著那几个洞口前有草丛的地方。
按照周远设想,那边应该是兔子平时的进出口。
不有句俗话么,兔子不吃窝边草。
理论知识与现实结合。
等到周远把洞口堵了个七七八八。
只余下两个草丛里面的洞口的时候,周远这才舒了一口气,只要他跟周恆都没看到明显兔子逃跑的痕跡。
这说明,里面大概率是有傢伙的。
这个时候,就显出带帮手的好处了。
就像周远可以坐著休息,让周恆拿著铁锹去砍一些枯萎的杂草跟芦苇什么的,等会熏兔子用。
而周恆並没有不高兴,反而是因为能帮上忙,显得很是兴奋。
等到一切准备完善,周远掏出火柴,深吸一口气,却是点燃了火柴。
他现在也是紧张,元宝山海拔不清楚,但以湖底往上算,大概是二十来米的高度。肯定是比堤坝略高一些的。
之所以叫元宝山,那也就说明它有个银锭子的模样。南北两边的长度也有三四十米,而东西两侧的宽度却是只有十多米。
像是南边,那边属於迎水口,也就是运粮河进来的江水,在南边肯定先是要衝击一下,然后再绕著元宝山,往整个元宝湖漫延。
北面南边都有日积月累的缓坡,南边还有乱石堆,估计都是被洪水从上游带下来的,被元宝山给挡住了,就留在了山脚下。
而北面,也就是周远所在的这一面,则是湖水退去的时候,把湖里的泥沙又带出来了一些,堆积在这边,成了土坡。
倒是东西两侧,都有点陡峭的感觉。
那两边以石壁为主,大概率兔子是打不穿那边的。
就是周远在这边发现的兔子洞,也是在十多米高的缓坡之上。芦苇丛长到这儿,就形成了一个截断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