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他自己手底下的人对大汉百姓的压迫並不比公孙瓚弱,甚至还要更加强。
毕竟那些外族人,可不会把汉人当人。
鲜于辅一派,手下將士多为鲜卑族人,打著为主报仇的名义攻伐公孙瓚。
鲜卑目前倒还算是比较安分,虽然也会有一些压迫,但没有那么明目张胆。
主要是现时期的鲜卑內部分裂严重。
自从十几年前上一任鲜卑首领檀石槐反叛,被汉灵帝出兵进攻死后。
鲜卑分裂便陷入了分裂,西部地区的鲜卑叛离,漠南自云中以东分裂为三个部族。
其中一部分,也是势力最强的一股鲜卑势力前往了雁门一带。
另外一部分前往了上谷一带。
鲜于辅所带领的这部分鲜卑,属於是臣服汉朝,与汉人通婚的那一部分鲜卑族人。
之前一直受到刘虞掌控,只是如今刘虞死去,他们为刘虞报仇,又不敢得罪大汉。
之后是刘和一派,作为刘虞的儿子,他继承了父亲的势力,但底下人却没有彻底臣服。
虽然还能一定程度影响北方游牧民族,但影响力有限,主要原因,还是拳头不够硬。
属於那种,有实力,但不多。
处境有些类似天子刘协,只不过要自由许多,能够做的事情也多一些。
之后是袁熙,没什么好说的,袁绍的儿子。
再则公孙度,割据辽东,靠著辽东偏远不好攻伐,想要在那坐土皇帝。
如今这个时期,虽然也有船,但走海路並不安全。
想要攻伐公孙度,就必须要渡过辽西,又过辽东属国,最后才能抵达辽东。
光是一路上的后勤补给,都是一个大问题,其目前確实有割据的资本。
曹晏思索良久,很快就有了主意。
公孙瓚和袁熙,是没有接触的必要的。
袁绍如今和曹操貌合神离,如今自己进军幽州,更是让袁绍当成眼中钉肉中刺。
这种局面下,实在是没有必要和对方有接触。
贸然接触,只会让自己的行动受限於人。
鲜于辅和阎柔,同样不用考虑。
此番入幽州,自己打的就是他们,怎么还能和他们有接触呢?
虽然说,在原来的歷史轨跡里,这二人都臣服了曹魏。
但那也是原来的歷史,这个世界早就发生了改变。
195年,曹操就掌控了兗州徐州。
196年,更是掌控了豫州,一跃成为当今大汉最强诸侯。
而反观袁绍,如今也不过是掌控并州,冀州。
思来想去,曹晏最后觉得,適合接触的,也就是刘和了。
此人乃是刘虞之子,刘虞向来对北方的游牧民族抱以怀柔的態度。
掌控了他的儿子,对付这些作乱的游牧民族也就轻鬆许多。
虽然是来打游牧民族的,但如今的曹操远在兗州,所以曹晏还是想让以臣服为主。
只不过在臣服之前,自然是少不了秀一秀肌肉的。
一旦掌控刘和,外加鲜卑,便可大致掌握幽州了。
届时自己与兄长南北夹击,冀州可得矣。
如此一来,本次的战略目標也就清晰了。
拉拢鲜卑,打压乌桓,掌控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