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涿县。
“曹將军大驾光临,不知忽然来这小小的涿县,是有何打算?”
刘和带著討好的意味,小心翼翼的打探起曹晏的目的。
“这位是?”
对於刘和,曹晏並不是很清楚。
他虽然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但关於长相根本不知道。
“曹將军,这位是刘州牧的嫡子刘和。”
“听闻將军到来,特来此拜会將军。”
涿县县令这几日倒是和曹晏有所接触,於是开始介绍起来。
“刘伯安之子?”
曹晏听到这个名字,这才正视起面前的男子。
“正是。”
刘和点点头。
“听闻近日曹司空放在派出车骑將军夏侯渊率军进入青州。”
“如此局面下,不知驃骑將军来此为何?”
“在下此番前来,是为討寇尔。”曹晏道。
“闻公孙瓚兵败后愈发一蹶不振,甚至开始鱼肉百姓。”
“如今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幽州,百姓民不聊生,特来討寇。”
闻言,刘和眉头一皱。
討寇?这个理由可说不太过去啊。
曹操乃是当今天下最强的诸侯之一,然附近依旧有不少蠢蠢欲动的诸侯。
如此局面下,分兵来此討贼可不是什么明智的事情。
“刘公子这是不信曹某?”曹晏反问道。
“將军乃是英雄,言既出,自不会是无故放矢。”刘和苦笑道。
“只是和实不知,曹司空为何在这个时候让將军来此討贼。”
“单纯的想要討贼不行么?”曹晏反问了一句。
“我大汉之人內部再如何混乱,亦是自家內斗。”
“可容不得北方那些外族在这个时候胡来。”
闻言,刘和点点头。
事实上,他虽然继承自家父亲的衣钵,但实际上並不赞同父亲的理念。
刘虞主张对外族怀柔,可最终的结局呢?
外族虽然会听他的,但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
公孙瓚攻伐於他,虽然已经召集鲜卑等民族,可手底下无兵终是撑不到那个时候。
拉拢外族可以,但老牢记內部才是根啊。
“此番来涿县,乃是为了公子而来。”曹晏再度开口。
“北方异族眾多,我赤面鬼骑又不熟悉此地,虽有心討贼,却不知该往何处討。”
刘和闻言,眼中流露出一丝精芒。
“將军可需要刘某帮助?”
“刘某不才,但在这幽州,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其他不说,鲜卑我暂且可以勉强约束。”刘和道。
“不错,正是需要刘公子帮忙。”曹晏道。
“刘公子乃是汉室宗亲,当为幽州刺史。”
“然如今公孙瓚袁绍之流却將公子视为无物,难道公子就不想搏一搏?”
听到这话,刘和呼吸一滯。
不想搏一搏?那怎么可能?
只是他父亲身死,如今的幽州就是一个烂摊子,到处混乱一片。
哪怕他是刘虞之子,也没有那个能力整顿幽州啊。
袁绍和公孙瓚,为了堵住其他人的口实,暂且让他作为涿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