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卷官们又拆了所有的弥封,將所有考卷进行排名,抄录出前三百名的名单递到了官家面前。
这也是官家授意的,最终会试是取两百人,官家为了避免人才错失,也为了公允,让礼部將经义同律法考卷综合前三百名选出来。
这样他直接挑选出这三百人的考卷仔细阅读便是,省得看一千三百多份。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特別是进入会试,是整个国家性地挑选人才,更是难以完全排名。
经义同律法两科其实有不少全圈的人,要是放在往年必定是要好好论下名次,但由於最终还是得官家看了策论定夺,因此礼部官员直接將前十都写在了第一的位置,因为他们都是全圈。
而许行丰的名字就赫然在列,不过没写在第一行第一个。
因为此次参加会试的著实不少是世家勛贵子弟,礼部官员自然將他们写在前面,许行丰便被挤到了倒数第二个。
“官家,礼部已经將此次会试前三百名名单呈了上来。”
“在哪?快取来让朕瞧瞧。”
苏总管依言赶紧將册子给找了出来递上,心里却犯了嘀咕,莫不是此次会试里有官家要抬举的人?
时顺帝从前到后开始认真看册子上的名字,只看了一眼,便找到了第一个目標,也就是许行丰。
登基前一日,他特地抽空去了开国寺,发现了悟方丈正站在门口候他。
他去开国寺是深夜偷偷前去的,只带了两队暗卫,按道理应该是无人知晓的。
而了悟方丈居然算准了时辰,知道他要至。
这让原本只三份信了悟的他,一下子便有了七分。
而最后他只得了一句话:诗诵西,白马骑;北舞处,施巧计。
了悟方向说护大南朝安寧的人將会在这次殿试同他相见。
回来他便一直在琢磨这十二个字,最后还真得出了个许字。
因此他才会同礼部官员说策问有他亲自批阅,虽然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避免举子受到戕害,毕竟他刚登基,要的是利剑,但更主要的便是为了寻找所谓的守护神。
时顺帝瞧见了许行丰的名字后,却並未停顿,而是接著往下找,不得不说这届会试姓许的实在不算多。
进入前三百名的居然只有两个姓许的,许行丰在第一列,而另外一个姓许的则在第一百二十六位。
时顺帝瞧著许行丰同另外一个姓许的举子的名字,他已经基本认定是许行丰了,大南朝的守护神,必定是有经世之才,明显只有位於第一列才勉强算得。
苏总管在旁边跟著官家的眼神在名册上转动,大概猜到了名字的位置,但还不確定究竟是其中哪个,只等待会官家阅卷排名再说。
*
诗诵西,白马骑;北舞处,施巧计。
(来源於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