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月底,许行丰独自一人坐马车,带著王熹同新买的奴僕四人到了封府府衙。
他拿了文书给守门的衙役看,衙役瞧见是新上任的知府来了,一改刚刚的模样,殷勤得很。
没一会封府上任知府便亲自出来相迎,十分客气热情。
周知府他可是盼著许行丰赶紧来,毕竟他也要去別的府了,许行丰早一日来,他便早走一日,落个轻鬆。
所以在请许行丰吃了顿饭,参观完府衙,將一眾典吏召来见过许行丰后,就立马拍拍屁股走人了。
许行丰看著压根就不带他几天,让他熟悉熟悉府衙事物的周知府,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说他不好吧,他不摆谱,直接將府衙交到自己手中,说他好吧,啥也不管,跑了。
罢了,许行丰觉得还是靠自己吧,但他是真头疼。
知府掌一府之政令,自然责任重大,宣布朝廷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徵收赋税等都属於其职责范围。
而为了完成这些,自然便相应设有司房。
首先便是府堂,府堂是综合性的办事机构,內有典史若干人。
然后便是经歷司、照磨司、司狱司,其职责分別为掌管出纳文移、勘磨卷宗、察理狱囚。
底下分別设有经歷、照磨、司狱一人,为正八品,又各配置知事一人,为正九品。
紧接著是模仿中央制度的六房,即吏、户、礼、兵、刑、工。
各房各其所职,同中央职务大同小异,不过一个管辖范围为国家,一个为府城。
各房底下分別设有经承一名,为正八品,为区別开来,分別称吏书、户书、礼书、兵书、刑书、工书。
各经承底下还有胥吏、书吏、书办等,他们都是没有品阶的,通过招募考试而被选用。
最后还设有儒学、医学、阴阳学、僧纲司、道纪司等部门。
职责分別为掌教育、府属医官、阴阳官、管理僧人、管理道士。
各部分底下设有教授、正科、正术、都纲、都纪一名。
除教授为正八品外,其他皆为从九品。
所以这一连串的部门下来,可想而知知府要管多少事,每天光是听匯报都能忙死。
不过这饭只能一口口吃,一般如果官员没有突出政绩或是污点的话,都是在所属地连任两届,也就是六年。
许行丰打算一样样来,从重就轻,他打算先来理旧帐。
所谓理旧帐,也就是周知府给他留下来的,这帐还分好帐、呆帐、坏帐。
好帐也就是周知府已经下达的利国利民的政策,不过还没完全兑现。
呆帐说白了就是前任知府巡查需要整改的问题,或是遗留下来的重大难判案件,这个一般多而细。
坏帐也就是烂帐了,都是前任官员违法的事了。
这三帐,许行丰想要快些走马上任,他自然首先要查的便是坏帐,否则不查,新帐旧帐混一起,坏帐便成了他的了。
而坏帐里许行丰基本没有犹豫,他首先便传达命令给户书,他要查府衙各项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