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气温逐渐炎热,夏季悄然来袭。
某市某海。
一辆黑色的轿车行驶在古香古色的建筑群中。
甘校长带著杨辰和郑飞光前往了老人所在的位置。
车內,杨辰安静的看著手里的书籍。
即便是没有系统,看书这件事已经是杨辰刻入骨髓中的习惯了。
郑飞光的太阳穴紧贴著车窗,看著窗外的风景。
红色的围墙夹杂著鬱鬱葱葱的绿树,在眼前不断闪过。
看著外界的风景,此刻郑飞光的还是有些局促不安。
对於他来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那位要见他这种事,会发生在他身上。
虽然是蹭了杨辰这位大神的光。
没错,杨辰在郑飞光的心中已经升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地步。
他无比庆幸,当初作出追隨杨辰的决定。
车子驶入一间院子,隨后在一栋小楼前缓缓停下。
几人从车上下来,隨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
进入了一间会客室。
片刻后,那位经常在电视上看见的老人缓步走了进来。
几人连忙起身,上前和老人握手。
向老人介绍自己的名字,並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情。
隨后在老人的示意下,纷纷落座。
老人坐在沙发上,目光在杨辰和郑飞光的身上仔细打量。
乍一看,这只是两个刚刚成年的年轻人。
浑身散发著朝气蓬勃的气质。
单看两人的年龄,任谁也无法將发明创造出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这种划时代的成果联繫在一起。
但现实就是如此。
“杨辰少~校,由你主持製造的核聚变反应堆,经过运行测试后,是否具备普及性,作为一种新的能源方式,是否可以融入到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中了?”
虽然这件事,在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运行测试成功后,已经被拍板確定並由相关部门进行规划。
但此刻,老人还是想问一问杨辰的想法。
看看作为发明创造出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这种能让大夏崛起的人才,是否有不同的见解。
深棕色皮质沙发微微下陷,杨辰双手自然垂放在膝头。
郑飞光在左侧沙发边缘绷直腰背。
杨辰在仔细考虑了一番后回答道。
“作为聚变反应堆的创造者,我对自己的成果抱有相当大的信心。”
杨辰伸手在空中比划出六个虚擬区块。
“聚变反应堆採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其核心结构经过科学论证,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灵活调整规模参数。”
手臂配合的在空中继续滑动。
“单独运行的子反应堆模块,可以在出现故障的时候,自动隔离受损模块。”
“支持跨单元模块之间燃料的紧急调配,確保局部损毁时仍然能够维持运行。”
说完反应堆的设计思路后,杨辰的身体微微前倾,手臂放在腿上。
“聚变反应堆的设计核心与传统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所使用的单一临界系统不同的是。”
“聚变反应堆採用的是可独立运行的阵列单元。”
“实现了局部损毁不等於全面崩溃的顛覆性安全架构。”
“作为聚变反应堆的创造者,我確信它完全可以作为以可控核聚变的方式进行能源输出。”
为老人介绍完可控核聚变並回答提出的问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