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配一台饮水机,以后熬夜做完实验就不用再赶回宿舍了。”
说到这里,郑飞光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杨哥,咱俩通宵搞聚变反应堆的时候,困了趴在桌子上將就。”
“第二天醒的时候,脖子都僵硬了。”
杨辰看著郑飞光不好意思的样子,也回想起在实验室熬夜后困得趴在桌子上休息。
第二天脖子僵硬的感觉。
“这个提议不错。”
杨辰拍了拍郑飞光的肩膀。
“不过摺叠床可能不太舒服,我建议换成带有储物功能的沙发床。”
“白天把被子枕头什么的放起来,还能当会客室用。”
郑飞光眼睛一亮,立刻拿笔记下了这条建议。
“还是杨哥想得周到!”
隨后郑飞光將杨辰带到下一个房间。
“我还想把这个房间布置成一个小型阅读室,到时候想要看什么书和资料,就从图书馆直接借过来。”
“房间里布置的舒適点,这样就不用窝在图书馆那硬邦邦的座椅上了。”
杨辰走进这个房间仔细看了看。
房间內面积不大,布置成一个阅读室刚刚好。
“这里確实適合做阅读区,放两张可以调节高度的书桌,靠墙放几组书架。”
“座椅什么的挑舒適一点的。”
郑飞光用笔认真记下。
“明白。”
记录完后,郑飞光大脑灵光一闪,提出了一个想法。
“杨哥,你说要不要配一台咖啡机?”
杨辰忍不住笑了笑。
“你要把实验室打造成第二个家啊,不过么,咖啡机可以有,但是得放在休息室。”
“阅读区需要保持整洁。”
杨辰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
“时间不早了,我们先去后勤处报备这些改造需求,具体细节明天再细化。”
两人有说有笑的离开实验室。
郑飞光一路上兴奋的和杨辰討论要添置哪些实用的小物件。
林教授这边,应杨辰的请求后,开始寻找合適的人选。
首先想到的是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中负责教授飞行器动力工程的葛淑芬葛老。
別看葛老是一位女性,她出生於东北,是一位火箭发动机和工程热物理专家,大夏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电话铃声响起,通话接通,葛老的声音传进林教授的耳朵。
“喂,老林啊,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林教授脸上掛满了笑容。
“葛老,最近身体还好吧?”
“好著呢!刚带著学生们做完一组发动机测试,精神头足得很。”
葛老的声音中气十足。
“倒是你,听说最近带了个不得了的学生?”
林教授故作惊讶。
“您这消息可真灵通,是有这么个学生。”
“这小傢伙叫杨辰,电磁武器领域,材料领域还有能源领域都有些突破。”
“哦?”葛老来了兴致。
“都有哪些突破啊,展开说说?”
林教授一下子哑火了。
“这个么,不是我刻意抬高,主要是杨辰的研究成果都涉及保密条例。”
“不过这孩子科研能力强,学习態度也特別踏实。”
“这不前两天这孩子跟我提起想要拓展一下发动机方面的知识.......”
葛老在电话那头轻笑一声。
“老林啊老林,你这是给我下套呢?”
林教授连忙解释。
“哪能啊,这不是觉得这孩子潜力不错,想请您指点指点,您可是咱们大夏火箭发动机领域的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