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淑芬听见杨辰的问题后,陷入沉思。
作为一名教授,她在看完杨辰的档案之后,了解了一番聚变反应堆。
可控核聚变的大名,葛淑芬作为一个奋斗在科研一线的学者,也听说过。
现在传统的发动机的分类方式多样。
主要依据燃烧类型、气缸排列方式、工作循环、气门技术等不同標准划分。
按燃料就能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燃气机和电动机。
聚变反应堆输出能源是电力,这点电动机可以靠的上。
不过么,以聚变反应堆的尺寸,是无法安装在常用交通工具上的。
並且就算在常用交通工具上安装的电动机也无法承担聚变反应堆的功率。
明显杨辰並不是想要从自己这里得到这个答案。
葛淑芬的思考方向开始转向推进器这个领域。
现在国际上火箭推进器大概分为固体火箭推进器、液体火箭推进器、混合推进系统以及存在於构想中的核热推进系统。
固体火箭推进器是一种將固体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在一起,形成类似果棒一样的固体推进器。
適用於飞弹和某些小型太空飞行器使用。
液体火箭推进器使用液体燃料和氧化剂,通过泵送到燃烧室进行燃烧產生推力。
常用於需要高推力和高效率的任务。
混合推进系统结合了液体和固体推进器的优点,通常使用液体氧化剂和固体燃料。
比较適用於需要长时间推力和高可靠性的任务。
但是这些没有一种是比较適用於聚变反应堆。
杨辰坐在沙发上,看著对面从自己提出问题后就不断进行思考的葛教授。
十分的期待能得到葛教授的指点。
片刻后,葛淑芬突然想起一种比较小眾的火箭推进器。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能够完美適配聚变反应堆。
这种推进器最早是一种电推进概念。
这种概念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既冷门又热门的技术。
冷门是指这种技术目前应用场景有限,主要局限於太空航行领域,世界各国现如今基本上连自家星球都没有迈出去。
更別提在宇宙间来回穿梭了。
热门则是,它却备受科研界关注,所有怀揣星辰梦想的研究者都在积极探索这项技术,为人类终將迈出星球摇篮的那一天未雨绸繆。
毕竟,文明的未来註定不会永远束缚在一颗行星之上。
葛淑芬回想完有关电推进系统的內容,抬头看向杨辰。
“小杨啊,你知道火箭推进器中的电推进系统么?”
没等杨辰回答,葛淑芬继续说道。
“电推进系统其实早在上世纪中期就有人提出过构想。”
葛淑芬边说著边起身在自己办公室中的书架上寻找,片刻后找到一本厚重的专业书籍。
回到沙发处坐下后翻开其中一页,指著上面的示意图继续说道。
“与传统的化学燃料推进器不同,它利用电能將推进剂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后通过电磁场加速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