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申请后的第三天清晨。
杨辰刚到实验室打开电脑不久后。
就收到了一封来自学校內部网络的通知。
標题,关於离子推进器项目成果鑑定初审通知。
杨辰迅速打开邮件,目光扫过正文。
-----------------
烛光实验室:
你方提交的离子推进器项目成果鑑定申请已经通过初步审查,符合专家评审条件。
现將后续安排通知如下。
专家评审阶段:五日后........
准备材料:技术匯报ppt、实物演示........
注意事项:
一、现场需由项目负责人全程陪同答疑。
二、若涉及涉密內容,请提前报备。
邮件的附件详细列出了后续流程。
-----------------
郑飞光推门进入实验室的时候。
看见杨辰正在印表机边列印文件,凑过去一看。
只看清印表机內吐出的標题是成果鑑定初审通知的他,立刻询问杨辰。
“有消息了?”
杨辰守在印表机边上,等待列印结果。
“专家组五天后来现场考察,要匯报和演示。”
周瑶拎著早餐进来,正好文件列印完毕。
杨辰招手示意周瑶过来,將流程表递给她。
“匯报时间比常规项目多一倍,看来学校很重视。”
三人立即开始分工。
杨辰负责整理匯报材料,將技术原理简化为通俗易懂的图表。
郑飞光检查演示设备,给每台机器贴上標籤。
周瑶则核对实验数据,確保每个参数都有原始记录支撑。
接下来的几天,实验室里忙碌而有序。
杨辰反覆修改ppt,有时工作到深夜。
郑飞光像个场务似的在实验区来回走动,连电源线都做了顏色標记。
周瑶则严谨地核对每项数据,在笔记本上记下可能被问到的技术细节。
考察前夜,三人最后一次彩排。
郑飞光扮演评审专家提出各种问题,周瑶负责计时。
直到匯报时间精准的控制在要求时间之內,他们才结束演练。
杨辰关上投影仪的时候,发现郑飞光还在往设备上贴新的標籤。
“明天要是专家要拆机检查,得確保每个零件都能快速找到。”
次日一早。
杨辰提前到实验室做最后检查。
学校科研处的电话打了过来。
“杨同学,专家团到了,现在正在往你们实验室去。”
掛掉电话,杨辰赶紧叫住还在忙碌的两人。
去休息室换上一身整洁的白大褂,前往一楼门厅的位置准备迎接。
很快远处走来学校科研处人员陪同的五位专家。
最年长的那位头髮斑白上衣兜里还带著老镜。
杨辰深吸一口气,迎上去。
“各位专家好,我们是烛光实验室团队。”
做完自我介绍后,转身带领专家团队通过电梯刷卡进入实验室。
进入实验室后,最年长的那位一进门就把老镜架在鼻樑上。
径直走向推进器主体,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放大镜,弯腰仔细观察。
不时用手轻轻抚过推进器表面,拿著袖珍手电照射观察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