瀰漫氮盒在几乎每一个角落的血毒煞气也开始缓缓被抽离,排斥至阵法之外洞天石窟的边缘区域。
江澈闭目。
仔细感受周遭环境的改变。
良久后。
江澈睁眼,做出初步判断。
“阵法范围之內,各类邪气恶氛的浓度大约少去了三成,就基础阵法斥灵阵而言,这个效果可称得上是十分显著了。”
江澈轻轻頜首。
对经由自己双手亲自布设下的第一个针对性阵法,非常满意。
斥灵阵发动以后。
大约三成的血毒煞气被排斥。
大大减轻了阵法覆盖期间,江澈置身於洞天石窟內的压力,拖慢了血毒入体的速度。
直接延长了他在赤砂灵源洞天內存身的时间。
不过为了达成此效果。
斥灵阵的布设並非毫无代价。
江澈盘膝坐於紫玉蒲团。
调息吐纳。
尝试炼化法力,匯入灵潭道基之中。
片刻后。
江澈粗略估算。
“血毒煞气被排斥的同时,阵中可供吸收炼化的灵气也少去了至少三成,修炼效果同样为因此下降。”
並且为了维持斥灵阵运转。
需要灵石或其余富含灵韵的矿石激活阵纹,持续供能。
也是一笔不菲的消耗。
但这样的耗费是有价值的。
能更长时间安全滯留於赤砂灵源洞天內,对保证他的人身安危是一个重大的提升。
並且这之后。
江澈还计划精研掌握並在洞天石窟中布设下聚灵阵法。
作为灵气缺损的弥补。
虽同为基础阵法。
且聚灵阵的使用更为普遍,但斥灵阵的难度其实相比聚灵阵要更低一些。
维持阵法发动。
江澈起身在石台前坐下。
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卷玉册,將此遭布设阵法前,在赤砂灵源洞天外,藏金谷周边確认下的灵脉信息记录在册。
此刻,离他当初初至藏金谷一地。
已经过去一载有余。
玉册內忠实地记录下了在此期间藏金谷內灵脉的变化。
赤砂灵源洞天石窟的岩壁上。
符篆散发出柔和的光晕。
江澈在稳定的微光下,神识细细对比玉册中这一载多来灵脉的改变。
半响后。
江澈放下玉册。
长出一口浊气。
长期的记载终於彻底验证了他记录中途生出的猜测。
藏金谷內的灵脉。
在当初因为临川府境內秘境出世一事,米家被玉泉观覆灭后,似乎就彻底陷入了持续不断的衰弱之中。
这种衰弱的过程,迟缓但稳定。
不同於数十载前,断云隘中灵脉生出的变化。
是在被彻底消耗,撰取一空后,最后出现暴烈的地动顛覆一切。
亦不同於玉衡山山腹中彻底消失的浊气长河。
是被地脉变迁大势裹挟。
乍现乍隱。
短时间內出现后,即刻迎来爆发和断崖式的下跌。
藏金谷下的灵脉衰微。
更为稳定持续。
就像是灵脉中的什么东西,甚至是依附於灵脉而生的灵气长河本身,在被源源不断的抽取,导致灵脉气息减弱。
这种衰弱。
有强烈的人为特徵和不自然之感。
江澈暗自斟酌。
藏金谷下的灵脉精华,好像在以某种强硬方式被不断掠夺。
並且失去的这部分灵脉气息。
並未消亡。
而是沿著某种奇特的路径,或者不为他所了解的独特手段,被小心地取走。
联繫莫丹师丹庐旧址。
缠丝润处水流中的灵气虽很早就出现了减弱的趋势。
但缠丝润上游。
尤其是玉泉观別府所在之地,却迟迟没有灵脉变动的消息传出。
江澈由此猜测。
藏金谷灵脉的损失。
或许是被用於供养、弥补玉泉观別府处那条生出变故的三阶灵脉。
这种独特的手段。
让江澈心底生出几分熟悉来。
勘酌片刻。
江澈暂不再离开洞天石窟,而是在斥灵阵的助益下,於石窟中安顿下来。
並不急著修炼。
反倒整日整日地翻找从寒骨山秘境大殿中所获,以及自宗门归藏阁內拓印出的典籍。
偶尔离开洞天休憩。
数月有余。
江澈终於在两处来源,都分別寻到了曾见过的相关记载和信息。
在修行界。
存在著一种远比丹师还要罕见得多的修行技艺传承者,阵脉师。
这其实是阵法传承的一类变种。
相比於应用更广泛的阵法一道,阵脉传承仅只专精於通过阵法,对地脉、灵脉等施加影响,但却更为精湛纯熟。
在万枢山庭记载中。
大陈国之外。
熟练的高阶阵脉师,甚至能够將一条低阶灵脉,通过长期的温养和补充,填补为一条新生的高阶灵脉。
是以颇受许多大势力看重。
而在大陈国境內。
出自宗门归藏阁內的记载,就稍显得有些语焉不详,知之不清。
有不少模糊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