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接著说道:“那是,要不然怎么是琉璃厂第一店。荣宝斋还跟很多名人大家有来往。像齐白石、徐悲鸿这些大师的作品,都曾在荣宝斋卖过。”
易中海不禁说道:“看来这荣宝斋確实不简单。”
阎埠贵又说:“不光是荣宝斋,琉璃厂还有很多其他有名的店。比如一得阁,那是专门卖墨汁的;还有戴月轩,是以毛笔出名。”
张启竖起大拇指,“三大爷,您懂得可真多。”
阎埠贵得意地笑了笑,扬了扬头说道:“我小时候可以说是在这一片长大的,耳濡目染,自然就知道得多一些。”
刘海中追问道:“那这琉璃厂经歷了这么多年,有没有啥变化啊?”
阎埠贵嘆了口气,神色略显凝重地说道:“这世道变化快啊,琉璃厂也经歷了不少波折。清末民初的时候,局势动盪不安,琉璃厂的生意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不过好在解放后,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琉璃厂又慢慢恢復了往日的繁荣。”
易中海:“这是好事啊,咱们四九城的传统文化就得传承下去。”
阎埠贵:“是啊,现在这琉璃厂不仅是个买卖古玩字画的地方,也是咱们四九城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徵。”
张启:“听您这么一说,我对琉璃厂更期待了。”
阎埠贵自信满满地说:“等会儿到了,你们就知道了,那叫一个热闹非凡。”
四人一边走,一边说著,很快就来到了琉璃厂的街口。
阎埠贵指著前面,兴奋地说:“看,这就是琉璃厂。”
张启抬眼一看,眼前的街道蜿蜒向前。
两旁古色古香的店铺紧密相连,错落有致。
朱红色的门窗,雕的樑柱,彰显著歷史的韵味。
店铺的招牌幌子迎风飘动。
街道上熙熙攘攘,人潮涌动,热闹极了。
阎埠贵停在一个书画摊前,端详著一幅字画,嘴里喃喃自语道:“这画,笔锋凌厉,意境深远,倒是佳品。”
张启凑过来问道:“三大爷,这刚来您就看上一件宝贝啦?”
阎埠贵摇摇头,“张启啊,看上倒还不至於,我这是先练练眼力见,找找那种感觉。就好比我教语文,学生必须得有语感,才能学好不是?”
易中海和刘海中则有说有笑。
刘海中笑著说道:“老易,咱就是来凑个热闹,这好东西咱可买不起哟。”
易中海也笑著应和道:“是呀,不过看看也能开眼。”
刘海中转头问:“阎老师,这幅画值多少钱?我感觉这到处都是宝贝。要不咱把它买下来?”
阎埠贵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提醒道:“老刘,古玩字画可不是那白菜土豆,不能拍拍屁股就决定脑袋。你可得长点心眼,別让人给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