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坐落在琉璃厂西街,店面古色古香。
朱红色的大门庄重而典雅,门上的铜环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门口两侧掛著一对红灯笼,微风拂过,轻轻摇曳。
抬头望去,门楣上方一块金字牌匾,“荣宝斋” 三个大字龙飞凤舞,苍劲有力,尽显大家风范。
整座建筑飞檐斗拱,雕樑画栋,彰显著浓厚的文化底蕴。
走到荣宝斋门前,张启不住的点头。
荣宝斋还真是荣宝斋,不愧是『琉璃厂第一店』。
伙计杨小羊眼尖,立马满脸堆笑,热情地迎了出来,“几位爷,里面请!”
张启、阎埠贵、易中海、和刘海中走进荣宝斋。
古意盎然,光线透过雕窗欞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踏入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紫檀木桌。
阎埠贵眼睛放光,说道:“这桌子可真是个宝贝,瞧这光泽,得经过多少人的手啊!这就是歷史,这就是咱们四九城的文化底蕴。”
易中海接话道:“老阎,你就知道宝贝,这荣宝斋里的好东西多了去了。”
刘海中附和道:“就是,咱赶紧往里瞅瞅。”
张启笑著说:“二大爷,別著急,咱们慢慢看。”
墙壁上悬掛著一幅幅书画作品。
或刚劲有力,如苍松挺立;或飘逸洒脱,似行云流水。
山水画气势磅礴,层峦叠嶂仿佛要破纸而出。
张启惊嘆道:“这墙上掛的画和字可真不一般吶!”
阎埠贵指著一幅王羲之的字,得意地说:“那是!你们瞧,字体那叫一个行云流水,笔法精妙得很,韵味也是无穷啊!”
阎埠贵见天练字,距离王羲之还是差了老远。
刘海中瞪大了眼睛,“哟,阎老师,这字比你写的好多了。”
阎埠贵第一次不和刘海中计较。
关键是真的没有办法计较。
如果论书法,盐不贵给王羲之提鞋都不配。
他自己还是心里有数的。
“那是,老刘,我绝对不和你犟。要是哪一天我的字赶得上王羲之,我死而无憾。老刘,你再看顏真卿的楷书,端庄雄伟,气势那叫一个恢宏!”
刘海中简直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被眼前的景象迷得眼繚乱。
跟轧钢厂的活相比,这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不禁感嘆:还真他娘的是做个文人雅士好啊!
以前,听阎埠贵讲了不少文人的秘辛,刘海中都是半信半疑的。
此刻,瞅瞅这墙上掛著的一幅幅画,再瞧瞧一旁的標价。
嘶!
他信了。
辛辛苦苦忙活一年,都买不起一幅画。
易中海点点头:“嗯,確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