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四合院中就已经飘出了阵阵饭香。
宋运萍在厨房里忙活著。
不一会儿,就端出了一桌简单却充满温馨的早餐。
有热气腾腾的棒子麵粥,黄澄澄的杂麵贴饼子,还有一碟自家醃製的咸菜。
一家人围坐在那张略显破旧的木桌旁,开始吃早餐。
张启大口咬著贴饼子。
虽然是杂麵的,却吃在嘴里,暖在心里。
这是妈妈的味道。
“爸,我妈做的贴饼子真好吃。今天上午我得去军管会一趟。”
张铁牛端起碗,喝了一口棒子麵粥,“嗯” 了一声。
“好吃?还老样子啊。不管好坏饭,都要吃饱肚子。我和你妈等会儿去上班。不管上面给你安排啥工作,你都得好好干!”
宋运萍微笑著看著孩子和丈夫,给每个人的碗里又添了些粥。
掏出了一个小手绢,里面是鼓鼓囊囊一叠钱,递给张启。
“儿子,这钱你拿著,一共200,你去买辆自行车。有了自行车,干啥都方便。”
张启连忙把钱推了回去,“妈,我有钱。”
张铁牛放下筷子,粗声粗气地说:“你妈给你就拿著!別囉嗦!”
妹妹张青眨著大眼睛,笑嘻嘻地说:“哥,你就听爸妈的唄,买了新自行车,以后带著我出去玩儿。”
张启无奈地笑了笑,他把自己琉璃厂捡漏的事大概说了一遍。
然后,他把背后的一个布袋子递给宋运萍。
“妈,这是500块钱。该的钱,別省。”
“我儿子真有本事。只是那个不是长久之计,我们还是得踏踏实实工作。这钱妈不能收。”
“妈,您就拿著。您要是不收,说不定哪一天我就嚯嚯完了。”
“张启,妈不信你是那种人。那我暂时替你收著。你去买自行车的话,给婉婷也买一辆。反正,我相中她这个儿媳妇了。”
宋运萍知道林婉婷刚上班一年,她那点工资还得租房子,买自行车肯定不够。
“妈,您就放心吧!我今天就给她买。您不说我都不知道她没有自行车。”
张铁牛接著说道:“该买就买吧。现在咱们京城自行车越来越多。永久的28大槓自行车真不错。要买就买永久的,不要买外国牌子的,不能让洋人赚钱。”
“爸,您说得对!不能让洋鬼子赚钱。” 张启应和著。
一家人边吃边聊,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张青咬了一口咸菜,皱著眉头说:“妈,这咸菜太咸了。”
宋运萍轻轻拍了一下她的头,“小丫头,咸菜要是不咸,早坏了。有的吃就不错了,別挑三拣四的。”
张青调皮地吐了吐舌头,“我知道啦,妈。”
张启看著妹妹可爱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
吃完早餐,张启帮著母亲收拾碗筷,张铁牛整理了下工装。
“都收拾好了,咱们出门!”
张铁牛推著自行车,宋运萍跟在后面,两个人走出了四合院。
张家目前只有一辆自行车。
红星轧钢厂和京城纺织厂距离不远,张铁牛一般是驮著宋运萍上班。
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南锣鼓巷。
考虑到张青还有被同学奚落的阴影,张启特意送她去上学。
距离学校不远的这段路程。
张启背著书包,眼神中透著对妹妹的关切。
张青穿著洗得有些发白的粗布衣服,小脸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那个时代,像张青这样 9 岁的小学生一般是自己步行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