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波挺直腰板,眼神坚定:“杨厂长,这个方案採用了不少山钢的成功案例和图纸,每一步经过了我们技术科团队的严格审核和反覆评估。
我们技术科可以写下保证,方案绝不会让您失望!”
杨厂长闻言,连忙摆手笑道:“不必了,咱们厂的技术实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我只是太激动了,这方案的效果,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杨厂长环视一圈,最后將目光落在了一直保持沉默的姚书记身上:
“姚书记,这个事情,你看怎么办?”
刚才,姚书记一直观察著会场的动態,目光扫过眾人,微笑著说道:
“生產和技术上的事,我就不发表意见了。党委负责党务和人事,厂长负责行政生產。具体的生產决策还得靠老杨你来拍板。”
杨厂长一听这话,暗骂一声老狐狸,功劳想捞,责任却推得一乾二净。
你是书记,出了成绩,有了功劳,你肯定是最大的受益者。出了问题,决策是我下的,只能是我背锅了。
隨后,他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我就代表厂部表態,支持这个方案。
接下来,我们討论一下实施的具体步骤和细节,確保万无一失。”
这时,一直保持沉默的李副厂长终於开口,语气中带著几分慎重:
“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我仔细看了这份方案,非常不错,特別是关於老旧轧机的改造,確实是条路子。
不过,大家也知道,那两套老旧轧机虽然不是主力设备,却也承担著不少特殊规格、小批量的生產任务。
如果贸然全面改造,势必会影响生產进度。而生產计划我们都已经提前上报给部里了,一旦出现意外,计划怕是难以维繫,风险不小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眾人,继续说道:
“因此,我提议咱们採取更为稳妥的方式,分批改造。
先选一套轧机作为试点,这样既能减少对生產计划的衝击,又能为后续改造积累经验。成功了,我们再顺理成章地推广到下一套轧机。
至於300轧机,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建议还是谨慎行事。先做好计划,上报部里,请专家进行论证,论证通过了,再做下一步安排。”
杨厂长听后,讚许地点点头:“老李的话在理,我完全赞同。我们不能急於求成,稳扎稳打才是正道。
关於300轧机,技术科要进一步细化方案,我和姚书记会亲自向部里领导匯报,必要时请专家团队介入评估。大家还有什么补充吗?”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议论声,隨后大家在各自负责范围內,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隨著討论的深入,各项细节逐渐被完善,整个会议前所未有的融洽和效率,毕竟设备改成成功对大家都有好处的,没人会拖后腿。
最后,眾人纷纷达成一致意见。
杨厂长环视一圈:“很好,既然大家意见统一,那我们就按照这个方向推进。那么,咱们就以热轧一车间为改造试点。
至於陈安同志,他的贡献有目共睹,等设备改造完成,我们再统一表彰,大家觉得如何?”
话音刚落,郑副厂长便接过话茬,提成了不同意见:
“姚书记,杨厂长,关於陈安同志的任命问题,我想提一提。
上次因为工伤假期原因,他的任命被暂时搁置了,现在他已经正式工作了。
而且,陈安同志的表现有目共睹,他不仅是这次改造方案的提出者,更是推动者。
我建议把他的职务先確定下来,不然,名不正言不顺,不好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