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轧钢厂过去成绩的高度认可,更是为轧钢厂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强大的动力。
到了66年,轧钢厂再创辉煌,全年钢材產量达到了惊人的100万吨,远远超过了计划中80万吨的目標。
其中,老厂產量达到了50万吨;新厂也不甘示弱,同样贡献了50万吨的產量。
然而,隨著轧钢厂產量的急剧增加,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其中,粗钢等原材料的供应不足成为了制约生產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上级经过慎重考虑和全面规划,决定將沙河钢铁厂、特殊钢厂、钢管厂等几个单位划入轧钢厂。
这样不仅能够扩大公司的生產规模,丰富產品线,延长產业链,还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体的生產效率和竞爭力。
同时,红星轧钢厂正式更名为红星钢铁公司,开启了新的发展征程。
隨著几个厂的加入,2000多名职工也划拨到了红星钢铁公司。
截至66年底,红星钢铁公司职工总数突破了9000人,达到了9200多人。
工厂里人员熙熙攘攘,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处处洋溢著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在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公司领导层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动。
杨书记这次,只担任了公司党委书记,为公司的党建工作和发展方向掌舵领航;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郑副厂长凭藉著这几年的出色表现,升任公司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
冯副厂长、张副厂长担任公司副经理,协助经理开展各项工作。
而陈安凭藉著在技术领域的深厚造诣和突出贡献,升任公司总工程师,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生產处长马胜利、技术处长黄红波、保卫处长刘忠义也迎来了升职,分別担任副厂长。
三人分別负责生產、技术、安全工作,確保公司在生產、技术和安全方面都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同时,部里还从外单位调来了两位副经理、一位工会主席、一位总会计师和一位总经济师。
至此,公司领导层一下扩大到了十三名。
过去的这两年里,陈安在钢铁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在已有的921钢、921a钢、601钢、603钢等优质钢材的基础上,陈安成功研发出了多种具备独特功能的特种钢材。
这些特种钢材被广泛应用於军工製造、航空航天、机械製造等多个关键领域,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军工製造领域,这些特种钢材发挥著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被用於製造装甲车辆、飞弹头、核弹钢瓦等关键部件,以提高军事装备的防护能力和使用寿命,为国防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的要求极为苛刻,而陈安研发的特种钢材恰好满足了这一高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