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四百多年前独立战爭的浴血奋战之后,自由最终迎来新生的曙光。
画面结束后,林恩也不禁点了点头。
这种通过歷史画面进行意识灌输的手法,本质上是一种精巧的精神暗示,潜移默化地强化成员对联邦的认同感。
但马上他又皱起了眉头。
因为林恩在这些歷史画面中还看到了一些像是被人硬塞进去的“私货”。
无论是查理曼大革新、拉法耶特起义,还是四百年前的独立战爭,总有一群商人的身影。
查理曼时期的场景里,十几个自称“里瓦尔族”与“vw大师”是同族的商人,慷慨的向反抗军提供大量的物资补给。
开什么玩笑?
作为亲歷者,他这个vv大师怎么不记得有这回事?
而拉法耶特带著起义军和殖民者干仗时,又冒出来一伙里瓦尔商人送钱送粮。
而独立战爭时更离谱,一群“里瓦尔爱国商人”砸锅卖铁支援军队,演得跟主旋律宣传片似的,让林恩直翻白眼,
拉法耶特与独自战爭时期的歷史他不敢確定,但一千五百年前?
那群所谓的“里瓦尔资助者”根本就是无中生有!
更荒谬的是,他林恩·阿克曼怎么就变成里瓦尔人了?
林恩心中忍不住泛起了嘀咕:『里瓦尔人,这风格好熟悉啊....
这让他想到了前世,那群自称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但却像是丧家之犬一样到处流浪的魷鱼。
林恩开始回忆有关里瓦尔族的信息。
这个族群就像影子般贯穿新大陆与旧大陆近一千年的歷史。
一千年中,他们不断迁徙,从旧大陆中部到西部,再到新大陆,主要从事金融、珠宝和跨国贸易。
这个族群也保持著相当程度的封闭性,很少与外族通婚,內部有著严格的商业行会制度。
林恩梳理著关於里瓦尔族的歷史资料,发现这个族群在新大陆的发展轨跡颇为耐人寻味。
在联邦成立前的殖民时期,仅占人口不到1%的里瓦尔人,就通过精明的金融手段掌控了新大陆近三分之一的借贷业务。
隨著联邦的建立,里瓦尔人重点经营两大领域一一金融与传媒。
歷史记载显示,联邦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確实由里瓦尔银行家创立。
他们设计的商业票据体系至今仍是金融业的基础標准之一。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联邦四百多年的发展歷程中,到处都活跃著所谓的“里瓦尔裔精英”。
从工业发明家,到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以及宗教学者,各个领域都赫然標註著“里瓦尔裔”的贡献。
这种近乎刻意的歷史书写方式,让林恩立刻就想起前世擅长“认领”他人成就的魷鱼与棒子。
一东一西,刚好一对臥龙凤雏。
这德行跟那群魷鱼一样的!
老子这个w大师都成里瓦尔人了。
联邦歷史上那些行业翘楚都说是『里瓦尔人”,到底是不是还得打个问號!”
这把戏他上辈子就见过了,无非就是掌控传媒喉舌,再日復一日的编织信息茧房。
到最后,一个连地球人口0.3%都不到的种族,却培养出27%的诺贝尔奖得主,简直是离谱到家了。
林恩对此也只是冷笑,在这个世界中,这套把戏也只在新大陆玩得转。
在旧大陆,隨便一个大型超凡组织的歷史都比里瓦尔人自称的“辉煌歷史”要悠久得多。
要知道,那些真正活了几百上千年的传奇强者,现在可都还好端端的在灵界待著呢!
这时林恩目光转向檀木盒中的星辰徽章,轻轻伸手触碰,顿时一系列信息传入。
先是例会地点,让他眉头微挑,
【晨星会徽章:这枚徽章实为精妙的灵界锚点,只要身处亚美利加联邦境內,佩戴者隨时都能通过徽章传送到灵界某处。】
“在灵界召开例会?”
这可比他前世那些地摊文学中装神弄鬼的秘密结社专业多了。
至少晨星会能让人隨意进出灵界,世上有这种底蕴的组织可不多。
紧接著是层级分明的组织架构,顶层是五名轮值的一级议长组成最高议会,每年议长更替一次。
这种设计既保证了决策层的流动性,又避免了权力过度集中。
往下是二级的州执事体系。
联邦四十三个州各设两名执事,名义上是负责组织本州活动,实际上更像是人脉客。
晨星会说白了就是精致的利益交换平台,没有严苛的教条束缚,成员们来去自由,全凭利益维繫。
鬆散的架构反而让晨星会更具生命力。
执事下面,便是三级普通成员与观察期新人了。
三级成员享有完整的议事权,每月例会上可以畅所欲言,甚至推动某些提案表决。
而观察期新人就只能干坐著当听眾,连发言的资格都没有。
最后浮现的是成员守则,规矩简单得很。
首先,每月例会必须准时参加,实在来不了得提前跟本州执事打招呼。
其次,组织內部的事严禁对外透露。
有趣的是,还有一条规则:允许佩戴面具参会。
也就是说成员可以隱藏身份参会,让林恩感觉有那么点神秘组织味道了。
而准入制度则是推荐制,获得三名以上正式成员推荐的,將成为观察期新人,林恩就是这样的不过以他现在“活圣人”的声望,恐怕首次例会后就会直接转正了。
接收完信息,林恩將徽章收起,变成卡尔玛的模样后出了门。
距离正午十二点的例会时间还早,趁这个空档,他可以好好逛逛这座闻名遐邇的普利斯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