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王承明便离开青丘山,径直来到百艺阁。
步入书房时,便见王德轩早已在內等候。
房內陈设依旧,连书案上的尘土都未沾分毫,显然这些年一直有人细心打理。
“二叔。”王德轩起身行礼,语气间带著些拘谨。
王承明见状,笑著摆摆手:“怎么,二叔筑基了,你就不敢喊了?”
王德轩挠了挠头,憨笑道:“不是这意思,主要是二叔你那股气势太强,我一时没適应过来。”
王承明笑而不语,隨后问道:“刚才在议事殿听族长说,周灵画最近產下一女?”
王德轩点头应道:“嗯,就在半年前,取名王妙筠,字泽玉。”
说到此处,他脸上不由浮现一丝喜色。
王承明轻轻頜首,心中亦是感慨不已。
自从家族制度改革后,不少自知修行无望的族人努力生育造娃。
短短四年多,修士之间便诞生数十位新生儿,更別提凡俗族人。
王氏族谱共列二十字辈分,循序为:
云鹤凌霄志,山河万里行。
乾坤承德泽,日月照华明。
王承明正处“承”字辈,前段时间诞生的王妙筠,则应属於“泽”字。
不过,族中许多凡俗支脉或女卷,起名时並不会刻意遵循辈分字。
唯有在確认拥有灵根、具修炼资质之时,才会追溯三代血脉。
若三代之內有修土先辈,便沿用对应字辈,列入族谱。
若无,则由祠堂长老赐字,归入当前轮转辈分。
王家每三十年轮转一次字辈,如今是德字辈,再过十几年便是泽字辈。
王承明取出一枚温润的小巧玉佩,递到王德轩手中。
“也没准备什么像样的礼物,这块玉佩就送给妙筠吧。”
这玉佩虽非法器,却常年受灵气滋养,已不属凡品。
他在星罗坊市购得几块,原是打算留给双亲之用。
凡人佩戴,可养身护体,百病不侵,延年益寿。
两人閒聊片刻后,王承明话锋一转。
“德轩,我快两年未在族中,百艺阁运转得还顺利吗?学堂里,有没有发现有天赋的的好苗子?”
王德轩闻言,神色微正,略一思索便答道:
“总体还算平稳,自从族內资源有所宽裕后,弟子们修行的积极性明显高了不少。”
“青木院、丹霞院、归元院和机关院暂时未见出彩的弟子,倒是赤铸院那边,王德瑾表现颇为不俗,在炼器一道上颇有灵性。”
“还有一位王德峰的族人,天赋极高,不过十次尝试,便成功炼製出静心符,此子在符道上的悟性极佳,若能顺利修至链气后期,成为上品符篆师几乎是板上钉钉。”
说到这,他似乎想起了什么,语气中带了些许兴奋。
“对了,还有二十二叔王承暉。得益於上次灵田收穫的灵药,他已经成功的普升为中品炼丹师。”
王承明闻言,心中微喜,没想到族中竟真再添一位中品炼丹师。
隨著日后灵药逐步成熟,链气后期修士的数量必將稳步增长。
若能顺利种出上品灵药,王承暉未尝没有机会衝击上品炼丹师之列。
如此一来,王家便可自给自足,再不必依赖外购上品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