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电影不发达的年代里,三大电影节一直都是所有影视从业人员心里的圣殿。
能去三大电影节溜达的都是什么人?
陈大导、张毅谋、侯孝弦、谢非、李銨这些名导。
演员也都是葛忧、巩丽、夏宇、张曼鈺、肖芳芳这些大咖。
什么时候她李晓冉也能去三大之一的威尼斯电影节走一圈了?
所以,儘管方冬升跟她解释了一遍,她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方冬升知道这件事对她的衝击,就好比被债务缠身的苦逼中年男人。
突然被告知中了一张能解决所有债务並且还富有盈余的彩票一样懵逼。
方冬升则是暗暗思考著去参加电影节的事情。
欧洲三大电影节特色各异。
威尼斯电影节是世界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歷史最悠久。
它兼容並蓄,既接纳艺术电影,也对商业片、类型片(如科幻、悬疑)开放。
注重影片的思想性与社会批判性,聚焦边缘群体、政治议题、社会文化衝突等现实问题。
在华夏的代表作就是张毅谋的《一个都不能少》和李銨的《断背山》等。
坎城电影节则是以艺术电影为核心,注重导演的个人风格与创新性。
强调影片的美学表达和哲学深度,典型影片如陈大导《霸王別姬》。
柏林电影节以现实主义和人文关怀为基调。
风格偏严肃深沉,注重影片的社会意义、政治隱喻和人性救赎主题。
尤其对歷史反思(尤其是二战)、东西方文化衝突等感兴趣。
强调平等、自由、反战等普世价值。
典型影片有张毅谋的《红高粱》、王晓帅的《白日焰火》(廖梵获最佳男演员)等。
但不管怎说,对於短片来说区別都不大。
因为如今大家对短片的態度就是实验作品,主要是鼓励新人导演的。
只要能作品中看到灵性和闪光处,不对题材有任何挑剔……
范兵兵把信寄到羊城永声唱片,他今天白天接到电话之后就立马赶回羊城。
並且下午四点钟的时候,方冬升还找地方打了个越洋电话。
华夏在东八区,义大利则是在东一区,两地差了七个小时。
打过去的时候,义大利是上午九点钟。
索性,方冬升上一世成名之后还是对英语下过一番功夫的。
虽说读写有点问题,但是正常的交流还是能进行的。
从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那里得知,本次电影节於 8月 27日开幕,9月 6日闭幕,共举办了 11天。
而且差旅费是提供报销的,但只有两个名额。
关於报销差旅费,方冬升要给组委会点一个大大的赞。
毕竟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影视人们,光是拍摄艺术类电影就已经倾尽所有。
哪还有钱来参加电影节?
当然,如果有国外机构扶持,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只有两个名额,为了省点钱,方冬升只好带大白过去了。
对不起了淦哥、雷子……下次一定!
“咱们什么时候出发?”
李晓冉突然问道。
方冬升想了想,道:
“我打电话问过组委会,大概提前三四天去都没有问题。
咱们等《爱·回家》杀青,差不多就能出发了。”
按照方冬升做到拍摄计划,电影已经拍摄一半,而且小曹俊和金雅勤的表演远远超出预期。
剩下的內容估计都要不了一个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