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下几个戏份非常少的角色,比如囚犯一、二、三。
肺癌死亡的老人以及儿子儿媳妇,旅游归来的一家三口等。
全部都先紧著珠影厂的演员上,也给大傢伙一个露脸的机会所有的角色定下来,场景、道具、服装也全都落位。
最后一名演员,饰演家暴男的冯远也从京城赶了过来。
方冬升带著剧组所有人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剧本围读。
时间不长,主要是戏份最多的男女演员加起来也就一句半台词。
女主角一句“我爱你”及其一声尖叫算半句,配角的台词都比他们多三天围读结束,所有演员进入剧组拍摄。
方冬升没有举办开机仪式,也没有刻意隱瞒拍摄行程。
於是,不少娱乐八卦的新闻报纸就都赶过来採访、访谈。
现在网际网路还属於萌芽阶段,大部分都是报纸八卦。
得到方冬升新电影开机的消息,影迷们非常激动。
大傢伙表示会持续关注,上映后也会到电影院支持。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方冬升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年轻不可能拍出来获奖电影。
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指导,是珠影小厂为譁眾取宠推出来的代言人。
也有人认为方冬升短片获奖纯属是瞎猫撞上死耗子了。
他的第二部电影《爱·回家》故事十分平淡,只不过碰上了金雅勤老人和曹俊小朋友。
这两位才是支撑起这部电影的核心。
无论是夸还是骂,方冬升都没有放在心里。
媒体嘛,给钱和流量就是爹。
就像洗脚按摩店的小姐姐们,给钱就能说你想说的话,做你爱做的事儿。
所以,嘴在人家身上,他们爱怎么说、怎么编,自己能堵住悠悠眾口?
“好,所有人注意,1號空镜,所有人都不要出现在镜头里。”
按照方冬升拍片的习惯,把简单的戏安排在第一天拍摄。
由简入难,逐渐建立演员们默契度和自信心。
此时,张涂仁正在指挥摄影师拍摄家暴男王总和女主角婷的別墅小院。
这是男主角泰铭第一次来到別墅小院。
他的两边有两座雕塑,一个是美女,一个是野兽。
从镜头语言来分析,美女代表著婷,野兽则是家暴男王总。
泰铭作为第三者闯入了两人的生活这个镜头一共在片头片尾出现了两次。
意思是导演从开头的时候就已经暗示了结局。
这可不是过度分析,而是基於剧情做了恰到好处的解读。
艺术电影就是这样,要么充斥著大量的隱喻镜头,要么就是大段大段的长镜头。
事实上,如果去掉这些也不影响人们观看电影。
但这会让爱装逼的人,影评人,艺术大师、公知大v、业內人士等眾多装逼人士很难受。
这群人看个电影都自觉高人一等,事实上,所谓的镜头语言之类不过是行业黑话罢了。
类似於后世网际网路的流行语,什么对齐颗粒度、赋能、圈层等。
主打的就是让没听说过的人不明觉厉。
听过的人则有种共同装逼,与有荣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