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冬升將车窗摇下来,见到他的瞬间,高园园十分欢喜,不过很快就掩饰下去:
“你都好久没来看我了。”
小绿茶站在车门外,可怜兮兮的说道“前段时间太忙,这不一有空就来找你了,快上车。
站在车门外的高园园,看了眼方冬升旁边的副驾,扭捏道:
“你希望我坐哪里啊?”
“那你觉得坐后排合適么?”
老子又不是你的专车司机。
“啊,我坐副驾啊,那姐姐不会有意见吧?”
她眨巴著大眼睛·別说,这绿茶味还真足。
她要是意见,你不是玩的更开心?
当然,这话方冬升没说,而是主动给她打开了副驾的车门。
高园园迈开腿,坐了上去。
车上,方冬升和高园园聊著近况。
高园园出演的那部《准点出击》已经杀青。
这是一部讲述新闻记者的职业剧,高园园在其中饰演女主角,一位文学编辑。
这部电视机最大的腕,就是因为“福尔康”一角的火遍大江南北的周节。
“咱们去哪?”
“到地方你就知道了,你肯定喜欢。”
方冬升神秘的说道。
hd区上地东路一处占地面积颇大的平房院子。
“方导。”
一个留著长发的男人朝方冬升喊了一声。
“老张。”
来人正是担任过方冬升音乐製片人的张亚栋。
“还没恭喜你获得柏林金熊奖呢,牛逼啊。”
张亚栋朝方冬升竖了个大拇指,隨后指著身旁同样留著长发的中年男人道:
“张凡,京城迷笛学校的创始人,对,就是你面前的这个学校,都是他的。”
张亚栋指著面前这片占地不小的平方介绍道。
方冬升笑著和对方握手、寒暄,两人是特意出来迎接方冬升。
接到人之后,便往学校办公室走去。
路上,有不少穿著铆钉皮衣、背著吉他、留著长发的骚年。
不愧是摇滚乐的黄埔军校,处处都是景儿。
方冬升看了眼身边的高园园,这姐们眉头紧皱,好像不是很感冒的样子。
“方导,之前在电话里呢我跟你沟通过,张凡校长想今年五月份在学校举办一场音乐节。
说白了就是学校的匯报演出,不过从张凡校长的描述来看。
据我所知,迷笛应该是华夏最大的露天摇滚音乐节。
迷笛想要邀请你来做评委—当然,拒绝也没关係,迷笛音乐节依旧欢迎你来玩。
毕竟你的《这个世界会变好吗》在摇滚界掀起了好大一阵浪潮,张凡校长就是《世界》的歌迷。”
方冬升惊的看了眼张亚栋。
没想到以他內向平和的性子,一下子居然能说这么多话,除了有关音乐的话题。
张凡在一旁连忙点头,方冬升看眼旁边眼神亮晶晶的高园园,道:
“如果到时候我在京城的话,就过来参加。”
好,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方冬升只要在迷笛音乐节上露面,到时候媒体一宣传,知名度不就有了。
这就是张凡最朴素的愿望。
至於请明星、摇滚乐歌星演出站台,太特么贵了,那得收多少学费?
方冬升也看出了张亚栋和张凡的想法,他倒是不反感,隱隱间有种见证歷史的感觉。
张凡想要举办这场音乐节,或者说是学校匯报演出的事儿。
他此时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决定的重要意义。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將凭藉这一决定,成为与崔建齐名的华夏摇滚教父。
而这一场匯报演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终於成为了华夏摇滚音乐节第一品牌:
迷笛音乐节。
此时华夏的摇滚乐在经歷一个阵痛期。
魔岩三杰逐渐没落,树村正在崛起。
树村就是京城上地附近的一个城乡结合部因为房租便宜,离演出场所又近,所以迅速聚集了大批穷苦逼乐队。
在后世,大傢伙耳熟能详的摇滚乐队,几乎都被树村的蚊子咬过。
比如迷笛音乐学校的知名校友,痛仰乐队的高琥、夜叉的胡松亩、声音碎片的李威·.
此时的树村,儼然已经成了摇滚圣地。
摇滚歌手说自己没住在树村,就跟他说自己不会弹吉他一个意思。
“对了张校长,我有个问题想问一下。”
“方导您说。”
“咱们这个迷笛音乐学校,它到底是个中专还是职高啊?”
“呢我们是艺术类学校,它以培养音乐人才为目的,为华夏现代音乐的建设添砖加瓦懂了,就是一个私人培训机构嘛。
中午张凡留饭,不过方冬升还是带著高园园离开了。
“方导,有个事儿跟你打听一下。”
张亚栋把方冬升拉到一旁,问道:
“你最近要拍新电影么?”
“暂时没有,有什么事儿你说。”
“呢—是这样的,我有一朋友,特想演你的电影。
到时候你选演员的时候,能不能给我朋友一个面试的机会?”
“女的?”
“嗯—你应该也认识,叫徐婧蕾。”
我日,徐才女阴魂不散啊!
方冬升回头看了眼正坐在车子副驾驶上的高园园。
妈的,歷史果然有著强大的自我修復能力。
张亚栋没了高园园,自动的跟徐婧蕾搞在一起。
那也就是说,他很快就要跟竇颖离婚了?
不对,应该说差不多就要离婚了。
否则张亚栋也不会放著竇伟这层摇滚乐的关係不找,反而找他方冬升来迷笛助阵。
当然,方冬升不会过分干预什么,这是人家的自由。
“再说吧,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呢。”
方冬升拍了拍他的肩膀。
关键是,他接下来要拍的那部电影,徐才女她也不適合啊。
回到车上,高园园立刻亲密的凑过来,兴致勃勃的问道:
“五月份的音乐节,你会来么?”
“我看你不是对摇滚不感兴趣么?”
“谁说的啊,你的那首《世界》我很喜欢的,每天都会听。”
“那你刚才在学校一副无聊的样子?”
“那、他们又不是你,我喜欢的是你的摇滚乐,又不是他们的——”